【史海鉤沉】憶海拾貝 --曾祖父與外祖父的崢嶸歲月(連載六)
(連載六)
陳曙霞 陳朝暉
引言
辛亥革命時期,陳嘉會(1875-1945,字宏齋,號鳳光,湖南湘陰人)、石潤金(1872-1932,字奉春,湖南桃江杉樹侖鄉謝家山人)是“驅除韃虜,復興中華”的同志,為救國家民族於危難之中挺身而出,投身革命,都曾一度為國會議員。後來,他們又成為了姻親。
辛亥革命距今已跨越一個世紀,先輩的身影也在我們民族浴血奮戰—振興崛起—享受民主共和的歲月中漸行漸遠。然而,荏苒的光陰,並不能遮擋先輩長青的精神,作為陳嘉會的曾孫和石潤金的外孫,我們在先輩精神的薰陶下成長,至今仍能時時觸摸到那精神的脈動,先輩的事蹟,有如五彩之貝,依然在憶海深處熠熠生輝,今謹拾取幾枚以饗後人。
(續上期)
五、軼事拾零
1、曾祖父洗澡救人
曾祖父陳嘉會在擔任南京臨時政府軍法局長時,掌管死刑審批工作。一日公休,他與幾人著便服外出洗澡,路遇行人圍觀行刑,因其並未批復死刑,故衝破軍士防衛(因身著便裝,不准入內)查問究竟,後經查實確為軍警失錯,便當即放人,使此人免於誤殺。
2、曾祖父嚴謹的治學態度
家父陳郅啟在《瞻仰、欣賞<秋林亭子圖>有感》一文中對曾祖父的治學態度有這樣的回憶:“在我的記憶中,祖父不論做任何事情都十分認真。記得我十歲時(當時為躲避日寇的飛機轟炸,我們全家避難湖南東安),祖父為朋友作一幅對聯,作好後把我喊到他書房,要我用毛筆把對聯抄在兩張大紙上,然後他逐字逐句反復琢磨,改了又改,才正式動筆寫在紅紙上,我問他為什麼要在我抄的紙上改,他說看自己寫的字不容易挑出句子的毛病,看別人寫的好改些,這件事給我留下極深的印象。”受曾祖父的影響,家父也以治學嚴謹被稱道。
3、兩家淵源
舅父石昭量曾說外祖父早年在日本留學時加入同盟會,還說外祖父與我曾祖父在日本法政大學讀書時就是同事(不知是否指同為同盟會員),後來在國會又是同事,甚至在船山學社也是同事。家母還曾據此戲稱自己長家父一輩。
舅父常提到陳家兩兄弟,一文一武即陳嘉會、陳嘉佑,說當年是家裡的常客。
舅父還曾說有一本關於辛亥革命的書裡有很詳細的名單,裡面有曾祖父和外祖父的名字,現我們已在《民國人物大辭典•附名錄》裡找到,兩人同為國會、護法國會眾議院議員(上面不僅有二人的名字,而且還排在一起)。
光陰似箭,先輩為拯救國家民族而投身其中的辛亥革命,正在成為越來越遙遠的歷史,傳承並發揚光大先輩精神的使命已落到了今人的肩上,作為辛亥革命先驅者的後裔,我們更有責任整理、傳播他們的事蹟,以弘揚其精神,並傳之以生生不息的晚輩後人。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