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新詩為什麼沒有大詩人?(五)

发布时间:2021/12/17 点击数:

西 渡

(續上期)

那麼,到底什麼才是中國詩人的阿基琉斯之踵?百年來,幾代中國詩人的歷史、社會、文化處境各不相同,但都在某個關鍵時刻陷入滑鐵盧的尷尬,顯然需要我們越過詩人的個別情況,尋找其背後更為普遍的、深層的原因。我認為這個原因很可能在於百年來幾代詩人都未能徹底擺脫的一種精神結構。從更長時期來觀察,宋亡以來,元明清三代五六百年間漢語詩歌一直未能出現原創性的大詩人,也和這個精神結構有關。


當初胡適宣導新詩,改變了詩歌的書寫語言,但詩人的精神結構、人格原型並沒有因為這一語言層面的改變而改變,也沒有因為我們引進西方的科學、哲學、藝術而改變。我們最優秀的作者、譯者對西方文學、西方詩歌的譯介投入了巨大的熱情和精力,我們的詩人孜孜不倦地閱讀西方詩歌的原作和譯作,不遺餘力地學習西方詩歌的表達方法、表達技巧,乃至直接移植西方的詩體,但那個內在於我們的東方靈魂、東方人格並沒有改變。也許,在詩歌領域,也像在其他諸多領域一樣,我們仍然深陷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思維中。我們以為引進了科學,其實引進的只是科學之用,只是技術,科學精神並沒有在我們這裡生根;我們以為引進了新式的教育,但學而優則仕的想法不變,高考也只是科舉的變種;我們以為引進了西方現代詩,用現代語言、現代技巧寫詩,但其實西方現代詩的內在精神,仍然與我們絕緣。很可能,這才是新詩越百年而未有公認之大詩人的原因。

(未完待續)


(一)(二)(三)

(四)()(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