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來鴻】冬至陽生待春來

发布时间:2021/12/17 点击数:

管淑平

冬至,是深冬的開始,是萬物沉潛、休養生息的時間。每當冬至到來,總能真實地感受到一種來自時間深處的緊迫感,掛曆上剩下的為數不多的紙頁,提示著我們舊的一年即將過去、新的一年又將來臨。

“清晨簾幕卷輕霜,呵手試梅妝。”前幾天悄然來臨的寒潮,帶來了銀裝素裹的雪景,一夜之間,千樹萬樹梨花開。窗外的世界,被雪花覆蓋,一片白色。看不見路人匆忙的背影,聽不到鳥雀的啼鳴,日子儼然掉進了一個大窟窿,靜謐、幽邃,如隱者一般默默地修行。


生活在北半球的人們,似乎總能早早地感受到時序的變化。大雪無痕時,就輕輕地哼著“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的歌謠。過了冬至,白天就越來越長。記得林語堂在《京華煙雲》裡這樣寫到:“在冬至,白晝漸長,陰的力量開始衰退;冬至的開始在夏至,那時白晝漸短,陽的力量開始衰退,陰氣漸盛。所以人生也是按此理迴圈而有青春、成長、衰老。”因此,如此看來,冬至就並非是冬季寒冷的抵達,而是春天生機與朝氣的先行者,是一年四季的輪回和開始。北半球的冬天,下雪的日子其實並不多,暖陽佔據了大半。這正像我們人生經歷的見證:冬季已來,春天不遠。


冬至,並不簡單意味著降雪、降溫,還包含著一種古樸的哲學思想。古代的人們認為,萬物的運行其本質在於陰陽的變化。一年四季分陰陽,春夏屬陽,秋冬屬陰。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所謂“冬至”。一年之中陰氣最為旺盛的日子在冬至,也就是陽氣開始複生的時候。這種陰陽的變化,對於古人來說,是預測一年中天氣的良好依據,也是占卜來年禍福吉凶的一種憑藉。自然界的陰陽二氣,往往處於相互依存又相互對立制約的方面,兩者的轉化其實是一個此消彼長、否極泰來的過程。這其中也寄託著古人諸多樸素美好的願望。


節令與養生兩者總有一種默契,這是人們根據外在環境的變化而作出的調整和應對。中醫素來注重人體正氣的培護,順應節令調整自己的起居、飲食和運動,這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礎的保障。“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黃帝內經》中給人們提出了很好的指導和建議,意在提示人們注意睡眠、規避寒冷、保養精氣、培元固本。冬季是進補的最佳時節,人們在此時應該遵循“冬藏”之道,做到多“儲蓄”、少“透支”。民諺有雲:“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因此,合理的冬藏,才能為隆冬的數九寒天做好準備,來年春天才能有效的生髮。當然,滋補太過對身體無異於是一種損害,因此,適度的運動總是不能少的,一來可以避免滋補太過而給人體帶來的臃積之感,再則可以提供熱量從而保持人體的活力。


冬至已然來臨,冬天已經過半。縱然生活有時候的確會讓人忙忙碌碌、焦頭爛額,但那些期待中的願景,也如這冬至一樣,會在來年的春季,萌芽、生髮、長出一片繁盛來。(略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