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鉤沉】黃興家訓 -- 篤實”“無我”的解讀(四)
作者:劉偉華
(四)
究竟黃興“難自我發,功不自我成”的觀念對凝聚革命力量有何作用呢?張玉法對辛亥革命團體做過一些統計研究,自同盟會成立至辛亥革命爆發,共有115個革命團體,主要以聯絡革命志士為主;就同盟會會員籍貫分,包括17省,以廣東、湖南、湖北、四川、江蘇數目最多。同盟會總理孫中山長年在海外,與國內外革命團體聯繫的重擔就落在黃興身上,要獲得眾多不同省籍、背景的團體和革命同志的信任和效命,一定要以超越個人利益的革命熱忱來感召他們。中國人重視省籍之誼,亦因此會造成利益關係,黃興曾經指出:“在中國,人們都與自己的省份聯繫密切,處於某些部門首腦或總督地位的官員經引薦任用自己的同鄉。”要打破省籍和地緣的藩籬,黃興凡事以大義、大我為依歸,沒有“我”的利益,唯有以此赤誠之心,才能化解革命團體之間的分歧和矛盾,凝聚各方力量,共舉革命大業。他在辛亥革命成功後與同學李書城剖白為何自己以“成不居功”作為做人處事原則時說:“肯自我犧牲的人才能從事革命。革命同志最要緊的是團結一致,才有力量打擊敵人,要團結一致,就必須不計較個人的權利,互相推讓。”
第二是和而不同,互諒互讓。
儒家重視個人道德的自我完善,要克己復禮,要推而廣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群體的利益先於個人權利。因此士人有濟世開太平的抱負,有包容矛盾的胸襟,有忍受橫逆的堅毅,有敢於為天下先的勇氣。黃興無我思想根植於儒家思想重視個體的道德修養和責任,在人際關係上做到和而不同,尊重立場不同的意見而不流於偏執己見。黃興藉這種思想將充滿矛盾的革命力量凝聚一起。黃興與孫中山同為革命領袖,二人的出身、成長和求學等的背景截然不同,在性格,氣質,語言上各異,所以在某些政治議題上出現分歧乃屬自然。黃興的“無我”思想,有助於消弭分歧以及緩和氣氛。如1907年,黃興與孫中山因國旗的問題產生分歧,關係一度緊張,後來黃興做出讓步,選擇尊重孫中山,不再堅持己見。黃興寫信給胡漢民說:“名不必自我成,功不必自我立,其次亦功成而不居。”
這時同盟會剛成立兩年,來自不同會社、組織的黨員仍在磨合,黃興的退讓而顧全大局,避免了革命力量的內部矛盾擴大。光復會領袖章太炎、陶成章等與孫中山矛盾極深,曾兩次發動倒孫風潮,欲以黃興代替孙中山总理之位,黃興堅決子以拒絕,並為孫中山護航。他給孫中山的信裡說,“陶等虽悍,弟當以身力拒之,毋以為念。”黃興一直尊奉孫中山為領袖,從无異志。辛亥革命爆發後,各省代表在南京舉行大會,擬舉黎元洪為大元帥,黃興為副元帥,起行前黃興收到消息,孫中山正起程回國,他即決定不去南京。他解釋道:“孫先生是同盟會的總理,他未回國時我可代表同盟會,現在他已在回國途中,我若不等待他到滬,搶先一步到南京就職,將使他感到不快,並使黨內同志發生猜疑,太平天國起初節節勝利,發展很快,幾個領袖互爭權利,終至失敗。我們要引以為鑒戒。”孫中山在二次革命後要成立中華革命黨,規定老革命黨員加入須按指模,宣誓服從孫先生再舉革命。黃興並不同意孫先生的做法,因會激發黨內的矛盾,不利團結黨員以對抗袁世凱政權。這是孫、黃二人矛盾最尖銳的一次。黃興最後答應孫中山愿意到美國考察,避免國民黨的分裂。1914年6月,黃興宴請孫中山以辭行,席間孫中山寫了一副對聯送給黃興雲:“安危他日終須仗,甘苦來時要共嘗。”可見二人相知之情,雖有異見,但無損革命同志之心。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