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歷史】三 百 六 十 二 身 飛 天(三)
(三)
文 | 杜永衛
靜思堂飛天突破傳統佛教造像儀規
創新與變革是佛教藝術生命力千年不衰之因
營造出融合現代美學與宗教理念的藝術氛圍
從事佛教藝術,是我畢生的事業和追求
---- 杜永衛
(續上期)
一九九九年春,我帶著畫稿和徐先生一同來到臺灣花蓮。見到證嚴上人,我不太有信心地打開一組表現亞、非、歐、美及中國少數民族的飛天圖稿請上人審閱。
他一邊仔細觀看,一邊中肯地發表評語:現代社會交通、資訊發達,佛教藝術不能局限於古代,也不應局限在中國,它應該表達現代佛教理念,讓現代人有感悟,讓世界更多人有感悟。
這番話讓我感受到上人對佛教藝術及其創新的意識,比起我輩有著更高遠的瞻點和更廣闊的思路。
在徐先生的帶領下,我參觀了靜思堂內外。天啊!這哪裡是之前我猜測的「大廟」──它的氣勢雄宏、現代化程度之高,在佛寺殿堂建築史上恐怕前所未有。靜思堂建築清新樸厚、深沉博大,那種傳統與現代建築語言的默契,不正是古老佛教理念與現實社會實踐緊密聯繫的體現?
慈濟的現代佛教理念,是傳統大乘佛教進一步的延展。這種延伸和發展,從證嚴上人循循善誘的開示中可以體會得到;從慈濟人身體力行的行善中可以目睹得到。慈濟人不僅心中供奉菩薩,而且在思想言行上學做菩薩。上人曾以一段話感謝參與颱風賑災的慈濟志工:「聞聲救苦、即時解難是觀世音菩薩的形象;你們在風災中不畏黑夜風寒、濟困解危,表現出來的正是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現的精神。」
從慈濟人身上,我確實看到了菩薩的祥光──現實生活中的百萬慈濟人,就是當今的菩薩!
至此,一個成熟的創作思想逐漸在心中浮現。
重新構思飛天時,我首先想到的是它立意的獨特性、審美的世界性,以及形式的現代感。
靜思堂是現代文明社會的菩薩道場,是救濟現實苦難的一艘慈航,讓世界人民同乘這艘濟世利生的「航船」(指建築),齊心飛奔于菩薩道上(指人字梁)。
我首先想要描繪的,是慈濟人摒除人我、種族、國界之分別,走入戰亂頻繁、貧困窮苦的國度,與當地民眾共度艱難的大愛精神。
在具體設計中,我將敦煌藝術那種激情、勇於探索、容納百川的精神,與慈濟體現大愛思想和實現人間淨土的理想融為一體,力求創作做出現代佛教藝術的新風格。
三百六十二身飛天總長度約一千三百六十米,分佈於靜思堂三迭人字梁、單人字梁、脊樑、簷梁,構成環繞建築四面的立體飛天群。
靜思堂建築上共有三百六十二身飛天,參照敦煌壁畫及佛經內容,畫分為:散花飛天、奏樂飛天、歌舞飛天、供養飛天、菩薩飛天、百戲童子、伎樂童子、化生手語童子八大類,分佈於靜思堂三迭人字梁、單人字梁、脊樑、簷梁四個部位。
(未完待續)
新媒體編輯:爾雨林
審核校對:肖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