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歷史】三 百 六 十 二 身 飛 天(二)

发布时间:2022/09/06 点击数:

文 | 杜永衛


澳門導報


靜思堂飛天突破傳統佛教造像儀規


創新與變革是佛教藝術生命力千年不衰之因


營造出融合現代美學與宗教理念的藝術氛圍


從事佛教藝術,是我畢生的事業和追求 


 ---- 杜永衛


 (續上期)

作品寄出後不久,徐先生肯定「百樂」的立意,但指出缺乏現代感。我想,他說的「現代感」或許指的是不要太拘泥于隋代飛天造型的風格簡潔或飄帶、服飾的樸素單純。於是又畫了一組華麗細密裝飾性較強的飛天,同時附了幾幅唐風濃郁的飛天供其選擇。結果仍未能通過。這次可苦惱了我!究竟慈濟是一個怎樣的佛教團體,從事的是什麼樣的志業,主持者又是什麼樣的思想?


徐先生進一步介紹:慈濟是一個以實踐信仰為重、在世界各地救助苦難的慈善團體。他建議我除了畫一些菩薩、天王、羅漢,也可表現各行各業的現代人。


現代人怎麼用飛天表現?現代人飛上廟宇的屋樑,人們作何理解?這樣是否缺乏依據?是否違背造像儀規?


不!古人對佛教藝術的思想觀念較今人開放得多,雖然在造像上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等嚴格規定的佛形象,然而作為一種生活藝術,它必須符合社會的審美觀念,才能為大眾所喜愛。敦煌石窟中大量的飛天,正是古代匠師大膽而浪漫的藝術表現。


它們的服飾或西域的羊腸帛裙或漢式的闊袍大袖或寺僧的田相袈裟;它們的造型或深目隆鼻或鳳眼櫻唇;它們手持的樂器已遠不止佛經上寥寥所列的種類;它們的畫法因時代風格和匠師的個性而豐富多樣,甚至菩薩也身著社會上流行的「時裝」,如西魏盛行的對襟大袖襦、雲頭履,唐朝時尚的圓領短袖上衣等等。這些飛天藝術早已超越了宗教內涵。


一般人觀賞石窟,不是被莊嚴肅穆的佛國眾神所震懾,而是被佛教藝術的人情味所感動;不是被深奧、晦澀的宗教教義所灌輸,而是被人間真善美的藝術形象所感化。


觀諸歷史,佛教所到之處,佛像都因審美觀念、文化習俗以及氣候、時代不同而演變。如印度庫沙那時期馬土臘僅著兜襠的眾神像、阿富汗七世紀肩披綴滿珠寶華麗羽織的佛陀像、日本江戶時期穿戴和服的菩薩像、柬埔寨十世紀腰圍「超短裙」的觀音像……從服裝、形象、姿態反映的,不正是當時的「現代人」嗎?由此看來,追求創新與變革,是佛教藝術生命力千年不衰之所在。今天,慈濟所追求的「現代感」,不正是一種對佛教藝術革命性的嘗試與創舉嗎?


想到這裡,我的內心豁然開朗。於是,我收起舊稿,把「古人」拋在腦後,找來有關世界民族的資料,在紙上畫出一個個飛翔的人體,給它們穿上不同民族的服飾,再披上飄帶長巾;讓它們的樂器不只是中國的,而是世界各民族樂器的大合奏;豐富多采的服飾換下了傳統飛天的天衣,富有人種、民族性格的多形象代替了千百年來的「宮娃」。


(未完待續。掃描二維碼進入官網閱讀完整內容及作者介紹資料)


澳門導報


(一)(二(三)(四)


新媒體編輯:李偉強

審核校對:東方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