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導報•中華民族】 俐侎人的傳統服飾(一)

发布时间:2023/08/30 点击数:

(文/圖  許文舟)


澳門導報

 

他們把自己稱為大遠方來的人,遠方前加個大字,就是很遠很遠的地方了。遠方是什麼地方?右手揪著公雞翅膀,左手拿著蘸著雞血的一撮公雞毛的朵希(俐侎人的祭司)說:有神的地方就叫遠方。沒有文字,只有自己的語言,俐侎人的家史不管多厚重,都只是口口相傳。就是那些祭祀的古歌,婚嫁的曲,也都是死記硬背。在口口相傳的俐侎人來歷中,我知道他們的遠方是一個叫“大園子”的地方,他們還記得大園子隸屬鎮遠,鎮遠是一個縣嗎?會不會是普洱市那個叫鎮遠的縣呢?他們搖頭。


他們往人煙稀少的地方跑,灰頭土臉,驚魂未定。手裡攥著砍刀,身上背著孩子,男人在前開路,女人緊跟其後,壓後的是幾隻同樣驚慌失措的狗。他們因何而被追殺,說法不一,一種說法是他們給一些大地主當長工,由於兩家大地主之間利益紛爭,最後把它嫁禍到這些俐侎人頭上,這些可憐的俐侎人只好選擇逃離;另一種說法靠譜些,種族之間的巧取豪奪,作為弱小的俐侎人只能選擇離開。


他們劃竹排過了瀾滄江,在荊棘叢生的熱帶河谷艱難地向西,追殺他們的人看到俐侎人走過的地方,那些被攔腰砍斷的芭蕉心已經長得老高了,於是從時間上推斷,俐侎人與他們之間已有很長的距離,覺得不可能再追上,就打道回府了。一個叫烏木龍的地方就是他們落腳的地方。放眼荊棘草叢,荒涼無際,好在逃得再狼狽,這些俐侎沒有忘記帶了穀種與織布的工具。於是,定居下來的俐侎人男的上山開荒種蕎,女的在家紡線織布,這樣,他們得以慢慢發展起來。


與飛速發展的時代相比,俐侎人手中轉動的紡車實在有點落伍了,手工一線一線地抽,一絲一絲地剝,然後在把掌大的布簾上織出縱橫交錯的粗布。每次聽到吱吱嘎嘎的紡車聲,便會想到子夜四時歌。“田蠶事已畢,思婦猶苦身。當署理絺服,持寄與行人”。男人們已經離開田畝到遠方去了,可是這些俐侎女人卻還要在機杼聲中,一邊織啊織,一邊想著莊稼的事。


澳門導報


現代社會的分工,讓男人種田耕地,女人採桑織布的模式已發生了更改,俐侎女人也用不著在慢條斯理的織機前苦熬,但簡單的織機是俐侎人家的傳家寶。就是這些簡陋的織機,讓他們的祖先找到了禦寒的布料,遮羞的衣袂,他們是捨不得讓這樣的寶從生活中徹頭徹尾地消逝的,於是,時間的邊角廢料,農閒的時光都被這些女人喂進了織機。


(未完待續。掃碼二維碼進入官網閱讀完整內容)


(許文舟 中國作協會員  中國徐霞客研究會理事 臨滄市作協副主席)


(一)(二)(三)(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