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史上的湘陰陳氏家族】義門陳氏(湘陰陳氏家族)“仁義孝親”家風之解讀 (二)
编者按:
一百五十多年前之中国,正值内忧外患、军阀混战、南北逐鹿之际,以湘阴陈氏家族为代表的先辈们,承先祖之义德,心怀天下兴亡,追随中山先生、黄兴先生左右,他们是时代使命的承担者、时代风云的搏动者,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写满了百年世纪的悲壮与沧桑。本報自019121期開始選刊《近現代史上的湘陰陳氏家族》中的相關內容,讀者透過湘陰陳氏家族的歷史可瞭解中國百年之奮鬥歷史。
義門陳氏(湘陰陳氏家族)
“仁義孝親”家風之解讀
(二)
尋根溯源(2)
陳耀宗(湘陰陳氏家族端公後三十三派世孫),又謙斎先生,【陳氏支譜卷首傳】記載,“士君子負磊落光明之慨身不與流俗為伍”,“先生胸襟灑落純粹之氣溢於眉宇間”。贊“先生之文章道德之華也”。陳耀宗早入歲貢,始為造化耕讀鄉民教授,後朝廷授修職郎候選教諭(五品學官),任洣泉書院掌教。先生性灑脫豁達,一生育眾多社會賢達,優秀文才,為學子們所崇敬。
陳輝紀(陳耀宗之子,湘陰陳氏家族端公後三十四派世孫),性剛直,幼聰穎,講仁義,孝親友。他悉心奉養多年重病的父母,不放心讓子侄插手,事事親力親為,直至將老人送走。他還代養早故兄長的一雙幼兒,如同親子,至成家立業。雖自己因此而耕讀未竟,但無怨無悔。後經營生意嫺熟有成,則熱心鄉務,道光初年舉為族長,遇公事詳曲盡致,從無倦色,也不言功。遇災荒,他慷概出資,設法組織鄉人通力共濟。使族人皆能安詳和睦相處。
他教育耕讀有成為官的兒子,要重視家風傳承,擔當公家職務要盡心盡力,要處處維護民眾。陳輝紀的長子任官(湘陰陳氏家族端公後三十五派世孫)聰穎,善寫文章,因心疾早逝。其他三個兒子,均耕讀有成,為貢生、太學生,也都為官。均能遵祖訓,孝友溫良,廉明公正。次子翰堂(湘陰陳氏家族端公後三十五派世孫)在父親的教導下,擔任官職,辦理局事數十年而無一失誤,深受鄉民的擁戴。長子任官早逝後,留下兩個幼兒(陳正昌兩兄弟),次子翰堂幫離世的兄長任官撫養一雙幼子,待其如親生兒子般,直至培養成人。朝廷為褒獎陳輝紀具“仁義孝親”家風傳承的功德,賞贈修職郎正七品官職。他所享受的俸祿全都服務于鄉民。
陳正昌(陳耀宗之曾孫,湘陰陳氏家族端公後三十六派世孫)從小接受左氏母親和翰堂叔父的教誨,深受陳家和左氏家風的影響。這個優良家風薰陶的和睦家庭裡成長,耳聞目染,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後耕讀有成,清太學生,生意發家。平時,好施與,樂於助人。他勤解紛,團結族人鄉民和睦相處。其兄長高清早逝無子,即將三子出繼。後,其兄繼子也早逝,他一直擔負起贍養母親和兄嫂的職責。為褒獎其仁義孝親家風。被朝廷贈奉政大夫(五品)官職,雖是散官,但享有俸祿。他用朝廷授予的俸祿均用於促遠近族人和鄉民的發達。
母親被授左太孺人,妻子被授宜人。為孝順母親除在生孝敬,還在妻子去世後,讓其與左太孺人伴葬。
傳承家風(1)
陳建藩、陳樹藩(陳正昌的長子、次子,湘陰陳氏家族端公後三十七派世孫)情誼深厚,二兄弟根據祖訓組成了一個大家庭,和睦親善。他們將自己所生子女按出生先後統一排行。建藩與任氏之長子嘉會為老大,次子嘉勳為老三,三子嘉立為老五,四子嘉祺為老六;樹藩與歐陽氏所生之長子嘉祐為老二,次子嘉任為老四,三子嘉燦為老七;樹藩與唐氏所生之子嘉俊為老八,嘉應為老九,嘉實為老十。陳建藩與任氏所生的女分別排行二、三、四;陳樹藩與歐陽氏所生之女排行為一,與唐氏所生之女排行五、六、七(老滿)。這個大家庭充滿親情。
資料來源:《近現代史上的湘陰陳氏家族》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