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國家物流樞紐中“生產服務型”的價值與生命力(連載二)

发布时间:2023/04/11 点击数:

作者:李芏巍 李學民


(續上期二、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的背景①) 摘要  參考文獻
二、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的背景②

筆者提出了“生產服務型”的概念,於2007年9月24日接受《遂寧日報》記者姚波採訪和2008年12月22日《四川新聞網-遂寧》記者馮利婷採訪有公開報導,記錄遂寧從項目起步到“中國西部現代物流港”概念性規劃時都貫穿了“生產型物流基地”即“生產服務型”的理念。

筆者總結發現許多地方寄預希望物流園區“以點帶面”發展思路,一旦效率並不是很好時,產業業務供給量不足的循環困境,容易導致物流園區投入後部分基礎設施閒置。在配合遂寧一同到渝、滬、廣深等地招商實戰接觸過程中引起更深入思考,並通過在中東西部等地調研中瞭解更加清晰。產業由東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區呈梯度轉移是我國長期以來的內陸開發重要國策,然而市場行為下產業轉移並非一帆風順,其中中西部地區高物流成本是導致我國產業轉移停滯的根本原因之一。故摒棄了“物流是產業的附屬”傳統慣性思維,設計出“物流是產業的載體”的觀點,認為生產型的物流服務基地順應社會大分工的需求,將生產製造業融入其內部,兩者形成相互包含的不可分割體。對於“生產服務型”的定義與研究也在不斷地重新寫就,研究完善的考量標準也在持續的變化和發展。以“生產服務型”為載體的物流業與製造業的融合互動發展模式,不僅僅是內陸地區城市突破發展瓶頸的重要途徑,也是發達地區城市新一輪崛起的重要途徑,從思路上明確後提出了“生產服務型”的定位,是生產製造業與物流業互動成為物流樞紐基地持續性發展的動力源。

“生產服務型”產業複合特性,保障地方經濟運行需要,利用區域中心地位、資源優勢、交通優勢、產業集聚能力,努力提供便捷高效供應鏈服務,是國家經濟運行整體佈局規劃的組成部分,是對外貿易的重要門戶,是全球生產要素地最佳集散地,也是保障全球供應鏈穩定的關鍵所在。物流樞紐由原本產業附屬逐漸轉變成為產業的載體,繼而進化為產業集群核心,國家物流樞紐的規劃建設不單單停留在為社會物流提供配套層面,而應是一種新的物流網路佈局與規劃。

(未完待續。歡迎關注下一期 二、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的背景(3)


(連載一)

(連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