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論壇】精神和心理疾病的權威診斷一定可靠嗎?(七)

发布时间:2023/04/11 点击数:

導語;
精神/心理健康知識已經廣泛傳播,越來越多的人也主動走進精神科、諮詢室尋求幫助。然而,精神/心理疾病的診斷,目前是以症狀表像作為依據,無法做到以病因、病理來命名和判別疾病。在這種情況下,診斷結果真的“準確”嗎?根據診斷結果所做的心理治療,到底有多高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呢?

來源 | 《返樸》(微信ID:fanpu2019)
撰文 | 若寒(德國慕尼克大學臨床心理學及認知神經科學碩士、臨床心理學博士生)

如何看待心理治療/諮詢更為有益?
足夠多的臨床及實驗研究都顯示,對於心理疾病的形成和治療,“關係”本身就起著非常核心的作用。那些與個體人際生活中的壓力和創傷事件緊密相關的心理障礙,尤是如此。

人的行為和經驗受大腦支配,經驗本身也在時時重塑著大腦。而人的經驗本質上是關係的經驗,在對關係的經歷和體驗中,大腦可以發生適應性的自我調節與改變——人,是社會性的存在,人際關係是心理疾患形成的另一個關鍵性風險因素,也是治療的關鍵保護性因素。醫患/諮訪關係的品質是跨越所有心理治療流派和方法之上的、最重要的心理治療起效因素(之一)。因此,醫患/諮訪之間形成穩定的、信任的、合作式的治療/諮訪聯盟,對患者來說將是非常有益的。

正如自然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淨能力,但當污染程度超出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時候,就會對系統造成其自身無法逆轉的破壞。此時就需要借助外力來清除污染,以期説明系統慢慢恢復自身正常的狀態與調節功能。我們的大腦也一樣,壓力或創傷就像是破壞大腦生理內環境健康的平衡狀態的污染物,長期處在慢性高壓之中,大腦的壓力應答系統就可能喪失正常的自調節能力,發生病理性的變化和損傷。因此,及時疏解壓力是非常必要的。而一旦壓力超過了我們自己能夠調節和負荷的程度,我們就應該及時求助於他人。

心理問題往往是日積月累而成的;相應的,心理治療或心理諮詢的起效通常也不會太快——這是符合客觀規律的預期。隨著醫者與患者、諮詢師與來訪者之間工作聯盟的逐步建立,患者/來訪者坦誠深入地面對自己、表達自己,會對理解自己的心靈困境、治療疾病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醫者和諮詢師,雖握有知識工具,但不是手捧水晶球的巫師,能直接看進別人的頭腦、改變別人的體驗。他們對患者/來訪者的全部理解,主要來自於雙方的互動交流。他們也不可能直接(甚至強制)改變患者/來訪者的想法和感受,而是要通過雙方真實的互動,循序漸進地引發對方做出主動地調整與改變。與此同時,患者/來訪者其實也是在幫助醫生/諮詢師透過不同案例,以更寬廣的觀察視野,從形形色色的症狀表像中去深入理解疾病的本質,以期在未來更好地幫助更多人。每一點臨床的積累都十分珍貴,獲得這些最直接的一手觀察研究資料,離不開患者/來訪者的貢獻。

另一方面,醫生、治療師或諮詢師不斷精進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加強倫理自律則更為重要,尤其是在心理治療領域整體仍處於初期階段的國內大環境中,醫者的自我要求顯得格外可貴與重要。鑒於目前所用的一切疾病解釋模型、診斷工具、治療方法都遠不完善,因此,跳出習慣的思維框架,從更開闊的視角對自己所用的知識“工具”進行審視的能力,也是非常必要的。

雖然醫者不是萬能的,但他們的確應該是、也必須是不斷探索如何理解並協助患者/來訪者減輕痛苦、走出困境的那一群人。

最後,好的治療和諮詢成效,永遠有賴於雙方的共同努力,也需要相當的堅持與耐心。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