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評析】独领风骚 ——毛澤東詩詞所展現的十大精神氣質(十)

发布时间:2022/09/06 点击数:

張 春


五、剛正宏大的浩然正氣

(續上期)

2、體現在他兩袖清風、一生勤政。毛澤東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半個多世紀中,始終把廉政勤政、大公無私作為自己畢生的奮鬥目標及偉大實踐,並身體力行,率先垂範。毛澤東痛恨貪官污吏,親自批出尚方寶劍,痛斬貪官張子善和劉青山。毛澤東一生清廉無私,堅決反對子女或親屬中的任何一個人借他的聲望謀半點私利。人們不會忘記那張毛澤東在延安一次幹部大會上作報告的照片,他前面擺著一隻方凳、一個茶缸,身上穿著一條帶補丁的褲子,場景就這樣簡陋、簡單、儉樸,然而這場面、這補丁本身就是毛澤東廉政風範的生動體現。


3、體現在他服務人民、奉獻國家。他一家有六位親人為革命犧牲,包括他的愛妻楊開慧和長子毛岸英。身為人民的領袖,他慨然高呼:“人民萬歲!”他執著揭示的真理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他篤信人民的偉力,斷言“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身為翻轉乾坤的勝利者,他昭然申明:“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他諄諄告誡大家:“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他為中國共產黨人和一切國家公職人員確立的不可移易的最高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4、體現在他不畏強權、不懼壓力。世界上替強者效勞的思想理論不計其數,教誨弱者屈從強者的說教浩如煙海,唯獨毛澤東思想專門替無辜弱者說話;教導遭受強國侵略的弱國不靠寄人籬下,不靠卑躬屈膝,不靠主權交易,完全依靠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來改變命運。無論是美國還是蘇聯都拿毛澤東毫無辦法,打不贏,嚇不倒,騙不過,困不住。抗美援朝戰爭,不僅使中國打敗了當時最強大的國家——美國,大長了中華民族的志氣,而且也鞏固了新中國的地位。在美國有個韓戰紀念館,還有個越戰紀念館。這兩戰,毛澤東都是為了幫助友好近鄰,幫助弱小國家,出兵打敗了兩次世界大戰中從未吃過敗仗的美軍。


5、體現在他信念堅定、從不退縮。毛澤東詩詞充滿共產黨人對革命事業必勝的堅定信念,氣勢磅礴地揭示了人民革命事業排除萬難、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歷史必然性。還有一首詩詞:《憶秦娥•婁山關》——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開的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發展的一個重大轉折。它扭轉了黨內的“左”傾冒險主義,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從此,擺脫了錯誤羈絆的中國工農紅軍,在新的黨中央領導下,繼續進行舉世聞名的長征。


1月中旬,紅軍奪取婁山關,擬渡過長江與川西北紅四方面軍會合。婁山關在遵義城北大婁山的最高峰上,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關口。紅軍在征程中遭受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損失慘重。在此情況下,毛澤東當機立斷,果斷決定放棄原擬計劃,揮師東進,折回遵義。在婁山關與黔軍遭遇,擊潰敵軍,獲得大捷。1935年2月26日傍晚,紅軍控制住婁山關,大部隊順利通過,沖出絕境,邁向新的征程。這是遵義會議後紅軍取得的第一個大勝利,實現了中央紅軍長征途上最重大的戰略轉折。婁山關戰役永載中國革命史冊。


婁山關戰役勝利後,毛澤東隨中央軍委縱隊登上婁山關,極目四望,感慨萬千,思想火花閃耀不斷,創作情緒湧動,數日之後,遂有這首閃爍著真理光輝詩篇的誕生。


婁山關這場重大戰役的決策者、指揮者是毛澤東,但他在詞作中,沒有直接描述戰鬥場面,而是慷慨悲烈地抒寫戰前的急行軍以及戰後場景,襯托出紅軍戰士的浴血奮戰,取得勝利之不易,襯托出戰役之重要意義,並從中昇華出作者本人和紅軍戰士“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激越豪情。


(未完待續。歡迎繼續關注下一期“六、壓倒一切的無敵勇氣”。掃描二維碼進入官網閱讀完整內容)


上一期(九)

下一期(十一)


新媒體編輯:李偉強

審核校對:東方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