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鉤沉】從兩湖書院到清華學校 -中國知識份子革命精神的繼承和發揚(九)

发布时间:2022/03/11 点击数:

(九)


劉偉華

編者按:

本文作者劉偉華先生(香港大學文學士、文學碩士、教育博士)長期以來在香港致力於推動中國歷史教育,增進學生對國家民族的認識,潛心探索抗日戰爭歷史,曾與揭鈞等編著《清華學校35位元學子資料選編》,與王伯惠等編著《印緬滇抗戰暨日本投降紀實》,曾發表《齊學啟將軍事蹟考證》《陳崇武:一生宗仰重湖湘》《從遷校、設立分校析論西南聯大的人事和校政》《黃興的家風與家訓》等文章。澳門導報獲劉偉華先生授權,從本期(019107期)開始連載《從兩湖書院到清華學校-中國知識份子革命精神的繼承和發揚》一文,以饗讀者。


清華學校與軍事救國(4)

何浩若的湘籍學弟王之,父親王達是黃興的革命戰友,在清華時已有志報效國家,與同學組織仁社,以救國為職志。他因為在1924年夏天與同學游山東時,在煙臺被日本醉酒士兵襲擊,感到國勢衰弱,便立志學習軍事。他原本打算入讀西點,但因美國國會議案太多,中國學生入軍校案擱置,何浩若正在諾維琪軍校,便邀請他到該校學習(43)。當時廣州政府正發動國民革命軍北伐,培育軍官的黃埔軍校需要各種教官人材,何浩若和齊學啟受到召喚便中途輟學,返國到黃埔軍校擔任政治教官(44)。王之到了諾維琪軍校時,何浩若和陳崇武已經離校回國,校中尚有趙君邁、姚楷、汪准、楊昌齡四位中國學生。王之在諾維琪畢業後,再入西點軍校,是罕有的取得兩所軍校學位的中國學生(45)。孫立人在維吉尼亞軍校也遇到齊學啟在諾維琪軍校受歧視的情況,維校鍛煉新生的"老鼠制度"令孫立人吃了很多苦頭,美國同學喚他作"Laundry Sun",帶有歧視意味,但他一想到在青島受德國人打他的耳光,國家給帝國主義列強侵淩,便忍耐的繼續學習,並且鼓勵清華學弟李忍濤(1904-1943)、謝月旦、戴昭然等堅持下去(46)。這些在美國軍校學習的清華學子,回國後大部分都投身軍旅,幫助祖國抵抗帝國主義的侵略,在抗日戰爭中立下殊功。


孫立人回國後投身軍旅,由初級軍官做起,經過磨練和戰場的考驗,他在練兵、帶兵和指揮方面都有成熟的表現。在宋子文成立的稅警總團中,他和陳崇武自美國回祖國後再度一起共事,孫立人是第四團團長,陳崇武繼清華學弟曾錫珪(1899-1966)後擔任參謀長,學弟王之擔任工兵營營長。1937年的淞滬會戰中,孫立人帶領第四團官兵在蘇州河與日軍激戰,成功阻擋日寇渡河,但不幸遭榴彈爆炸碎片擊中身受重傷,輾轉送到香港醫治(47)。曾錫珪是湖北人,父親曾兆龍是辛亥革命首義志士。他在清華時已立志以軍事救國,到了美國後先後在諾維琪軍校和維吉尼亞軍校學習,並且經常在清華週刊上向同學介紹美國軍校情況,鼓勵學弟投身軍旅。他在抗戰時被派到中緬印戰場擔任美國史迪威將軍的聯絡參謀官兼軍務秘書,隨史迪威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督師前方,因功獲美國軍團功勳勳章。陳崇武回國後初期主要是從事公路工程建設,抗戰爆發後,他擔任交通部平漢鐵路管理局副局長,兼軍事委員會鐵道運輸司令部中將參謀,兼平漢線區中將司令,親身參與炸毀黃河大橋阻斷日軍南下(48)。


(未完待續。請關注下一期清華學校與軍事救國(5)。掃描二維碼進入官網閱讀完整內容及注釋)


返回首章/注釋查閱

上一期 連載八

下一期 連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