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評析】独领风骚 ——毛澤東詩詞所展現的十大精神氣質(十六)

发布时间:2022/10/27 点击数:

(十六)


張 春


(續上期)

九、苦中求樂的英風豪氣


豪氣,是指豪邁的氣概。有句話婦孺皆知:苦不苦,想想紅軍二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克勞塞維茨說:“物質的原因和結果不過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結果才是貴重的金屬,才是真正的鋒利刀刃。”雨果說,“一個有思想的人才是一個真正力量強大的人。”面對艱難兇險,無堅不摧不膽怯;遇到艱難困苦,所向披靡不退縮。


毛澤東苦中求樂的豪氣無人能及,雖然他長期處於艱苦、清貧、惡劣的環境,但是他把苦中求樂的英風豪氣灌注於血脈。這種泰然心態,其實是以頑強的鬥爭精神為支撐的,而不斷鬥爭的勝利,又激發了毛澤東更加豪邁的樂觀主義。比如:《如夢令•元旦》——


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


這是1929年冬,“古田會議”剛剛結束,國民黨便集中閩、粵、贛三省16個團的兵力來圍剿紅四軍,為安全計,朱、毛分兵轉移。毛澤東所率部隊多不過數千,而且彈少糧缺,衣衫襤褸,生死未蔔。但毛澤東這時把生死置之度外,完全變成一個詩人了,以審美的眼光去看半山腰裡的紅軍隊伍逶迤而來,只覺紅旗招展,風光如畫。這是何等氣魄,何等境界!


還有1933年的《菩薩蠻•大柏地》——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雨後複斜陽,關山陣陣蒼。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


這樣寫彩虹,空前絕後。而“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更是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因為,當年那些密集的子彈就是射向你毛澤東的,但是毛澤東居然還能帶著欣賞的心情來讚歎這彈洞斑駁的牆壁點綴了山村的美麗,絕非常人的心境。


1934年夏第五次反圍剿告急,轉移前夕,毛澤東久已被排除在領導核心之外,可以說是政治生涯的低谷,甚至還有生命之虞。一般人此時都會心情沉鬱,滿腹牢騷,然而毛澤東在《清平樂•會昌》中卻豪邁地唱道: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戰士指看南粵,更加鬱鬱蔥蔥。


格調明朗,情緒陽光,毫無壓抑感傷之狀,完全超越功利,超越政治,超越時代,真正進入到藝術和審美的境界。在他那裡,孤立個體的得失榮辱、肉體層面的艱難困苦似乎都已為這種更高的追求和理想所消融,從而能夠在苦難中書寫輝煌、在困頓中追求卓越。


再如在蔣桂戰爭爆發後,紅四軍乘敵人在贛南閩西的兵力空虛,轉戰幾千里,除贛南以外,又先後打下福建的永定、長汀、龍岩,在這些地方建立了紅色政權。9月間又攻佔被稱為“鐵打的”上杭縣城,開闢了閩西革命根據地。聽到這個消息的毛澤東,便有了一首《清平樂•蔣桂戰爭》——


風雲突變,軍閥重開戰。灑向人間都是怨,一枕黃梁再現。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岩上杭。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甌是古時杯盆一類的東西,金甌一片在這比喻寶貴的革命根據地,打土豪、分田地、收莊稼,真是一片歡騰的景象。這不正是革命家、軍事家毛澤東苦中求樂精神的詩意顯現嗎?毛澤東自踏上革命征途,其桀驁不馴的性格與浪漫主義結合,經常填寫長短句以抒發奔騰之氣,尤其在烽火征程上,如同他後來所說的那樣,許多詞作是在馬背上哼成。雨後斜陽七彩光下觀戰後彈洞之愜意,邁步雄險的婁山關之悲涼,放眼陝北千里冰封的大自然雕塑之豪情……艱難困苦,渾若無事;詩人風采,躍然紙上。

(未完待續)


上一期(十五)

下一期(十七)



編  輯 |丁新

新媒體 |爾雨林

審  校 |肖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