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倡議是促進全球合作和共同發展的中國方案(50)
李芏巍
連載 (二十五) ①
中歐班列成為“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歐班列開行以來,中國鐵路機型不斷升級換代,確保安全的初心始終沒有改變。一個中歐班列能夠開出去首先要進行貨物的集結,然後貨物再由鐵路場外進入到鐵路管轄區域內。貨源組織完畢後,進行車輛的檢查,再將車列進行重新分解編組,送到指定位置。為了讓中歐班列安全、正點到達目的地,中歐班列要進行換裝和運輸組織工作,以保證中歐班列按時、正點運往國外。
一、中歐班列開行的是新時代的惠民之車
把中國大量貨物方便的運往歐洲,又把歐洲很多好的商品比如汽車、法國紅酒、乳酪,德國啤酒、牛肉,白俄羅斯的牛奶,以及糖果、巧克力、紙漿,俄羅斯的食用油,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木材等,源源不斷的通過這條大通道運回中國,極大的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滿足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現在超市經常能看到貨架上擺了很多來自歐亞國家琳琅滿目的商品,中國人民的餐桌更加豐富,生活也更加多彩。
中歐班列往返馳騁於中國與歐洲國家大陸之間,它的開行更像是新時代的惠民之車,在中歐班列把國外的商品源源不斷運到國內的同時,我國也有很多地方特色的食品運出國外,如宜昌的蜜桔、河南的三全水餃,小龍蝦,國內的蔬菜、水果和鞋帽、服裝等,打開了國際市場,而且物美價廉,對於歐亞國家的民眾來說得到了非常多的實惠。
中歐班列的貨物增加,運輸量增加了,中歐班列越來越受到沿線各國歡迎。
二、開闢了中歐班列綠色通道
中歐班列發展非常迅速,惠及了沿線很多國家和地區,因為中歐班列綿延數千公里,它所經過的國家,經濟文化發展的水平甚至鐵路的標準都不一樣,國際貨運遵循的準則和公約也不一樣。中歐班列口岸通關,沒有一套統一完整的管理體系,所以中欧班列能顺利运行,我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外方鐵路部門對中歐班列的重視程度也是越來越高,能夠通過數量的变化感受到中歐班列給他們帶來的實惠,現在對涉及中歐班列開行的相關工作也是非常支援和配合,明確了中歐班列在口岸之間必須要優先組織換裝,開闢了中歐班列綠色通道。中歐班列在口岸的通關時間由之前的12小時壓縮到現在的6小時,運輸時間由原來的25天左右,壓縮到12天-14天,從運輸效率上提高了一倍。中歐班列開行之初遇到了一些困難,沒有經驗可談,中間大量的運輸細節必須和國際聯運的操作流程相配合,比如從貨物的集結、到集卡的合理安排乃至集卡在途中的執行時間,到達鐵路貨場以後,它的裝卸時間、裝火車時間都有一套國際聯運的流程,包括最終形成國際聯運的運單都要按照相關流程來走。中歐班列,是第一次使用了鐵路集裝箱,滿足高附加值產品的運輸,箱子到後,裝Smartbox電子數據盒,便於全程跟蹤,這個數據盒還相容報警系統。
(未完待續。歡迎關注下一期三、四、五、六的相關內容)
作者介紹:李芏巍,中國物流策劃研究院與中物策(北京)工程技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物流與供應鏈智庫核心專家。
編 輯 |歐陽
新媒體 |李偉強
審 校 |東方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