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東蕩子詩歌獎”:我們的判斷和思考(二)
對話嘉賓:世賓、藍藍、張桃洲
世賓:我們這次評獎最後的結果已經出來了,宋琳獲得“東蕩子詩歌獎”的詩人獎,耿占春和西渡獲得“東蕩子詩歌獎”的評論獎。我想請你們兩位來介紹一下獲獎的詩人和評論家,對他們的藝術創作做一個概括和描述。
藍藍:我先說說,宋琳在80年代就已經非常有名了,他詩歌的創作成就已經有目共睹。他是80年代城市詩的代表詩人。到80年代後期宋琳突然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他好像是1991年出國,之後基本上沒有他的消息。我們偶爾會從《今天》雜誌上看到他的名字,或者通過別的管道讀到他零星的幾首詩,後來一直到北嶽文藝出版社出版一套黑皮書叢的時候,我們才比較集中地看到他的一本集子,叫《門庭》,但是隨後他又好像無聲無跡了。
這樣一個人他早年的詩歌成就就非常高了,即便他消失在漢語讀者視野這段時間內,凡是我看到都會關注,因為他的詩歌跟很多人不同。他在國外這麼多年獲得了一種反觀中國文化的距離,可能適當的距離可以給我們提供更清晰的目光,包括反觀我們的傳統文化,我們古代詩歌的狀態,乃至重新的評估,還有對當代審視的目光。我覺得宋琳獲得了我們置身在這片土地不同的視角。
他的古典文學修養深厚,記得2008年有一次參加會議,有幾個著名的外國詩人也參加,他手上拿著一本《韓非子》,我相信很多寫詩的人可能不會再去讀這樣的東西,那一刻我很感動。我反思自己,中國古典這一塊很欠缺,近些年我才意識到這個問題,對我來說這是必須要回去補的課。宋琳已經非常自覺、非常清醒,他知道所有未來的幾乎都來自過去,他自己在一些詩學文章裡也不斷地強調這一點。他這些年靠自己的寫作實踐,努力踐行他一種詩學的觀念,重建本土當下和歷史的詩歌關係。我覺得這一點他做得非常好,也做得非常認真,我覺得是卓有成效。當然,他不是一個風格化的詩人。我覺得他是視野非常廣闊、文化修為底蘊非常深厚的一個詩人,他詩歌的特點就像他的人一樣極為優雅,從苦難中過來,一個人匍匐過來,他經過那麼多年一個人在海外用漢語寫作的孤獨,我覺得這一切都讓人尊敬。但他贏得尊敬不是因為別的,歸根結底就是他的詩歌文本。
(敬請留意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