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研究】《第五個孩子》的被動生存—對被剝奪了話語權力的班之反思 (二)
山東省濰坊市濰坊學院外國語學院 趙亦倩 講師
摘要:法國哲學家福柯十分關注作為生命的個體的存在問題,其中對權力遊戲的微觀批判滲透著他對現代性的思考,也是福柯導向生存美學的實踐。福柯和萊辛對於存在的主題有著相似的感悟與認識。借用福柯的權利話語對《第五個孩子》中的班進行文本分析,探討小說中所表現的怪異與正常的生存狀態,從而更能清楚地看到萊辛是如何理解現代文明的種種缺陷,表現出以其懷疑的態度、激情和遠見剖析了一個分裂的文明的人類使命感和責任感。
關鍵字:班;海蕊;福柯;權利;異常
實際上大衛和海蕊就要實現自己的理想了,他們幸福地生養孩子,復活節和耶誕節愉悅的家庭派對吸引親友們的逗留,就連不喜歡人多熱鬧的黛博拉都承認派對非常有趣,可是時事的變遷、更迭不允許人留戀於片刻的幸福,局勢正在悄然起變化。失業、偷盜、犯罪時時窺視著這座房子裡的愛和溫馨。房子好比是海蕊與大衛堅守理想的堡壘,房子內外強烈的反差亦再次證明在這個冷酷無情的世上有對年輕的夫婦為了愛而奮不顧身。儘管每次懷孕都小毛病不斷,海蕊不顧勸阻堅持繼續生養孩子的行為就說明瞭海蕊極力地要證明自己想要的幸福是可以得到的。這種滿足、愛和幸福感如吸鐵石般的曾讓親友流連忘返,但第五個孩子班的到來打破了美的一切。起初是強烈的胎動讓海蕊必須動個不停才不致感受到它的蠻橫索需;它好像要扯破她的肚皮般的令海蕊必須服用鎮靜劑來享受一小時左右的安靜,之後又陷入一場苦戰。
二
小說用大量的筆墨描繪班的不尋常,詭異的氣氛破壞了這個家庭的和諧,他體格健壯、力氣驚人,前來探望的親友一看到班的模樣便忍不住臉色大變“那個班讓我毛骨悚然。好像什麼小侏儒或怪物。”班的哥哥姐姐也被要求遠離弟弟、在閣樓玩耍生活。嬰兒時期的班便被孤立、被敵視,一如“格格不入”且“不合時宜”的海蕊和大衛。小說中海蕊對班的態度惹人費解,她不顧一切將班從收容所救出來,為了教化班寧可犧牲丈夫以及其他所有子女的感受、最終整個家庭滿面目全非、子女各自散去、丈夫形同陌路卻看不出海蕊有絲毫悔意。海蕊寧可為一個怪胎犧牲眼前幸福看似使人費解、歎為不值,其實不然。不難看出,班的怪異來自母體遺傳,他的力氣源於母親堅忍不拔的執著。班的身上繼承了海蕊的靈魂,因此她會對班總是不離不棄。
(未完續待 請關注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