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回歸日專欄】詩意澳門(三)

发布时间:2021/07/16 点击数:

(三)


作者:張 春


第二章

詩意澳門,它繚繞在盛德媽閣的香燭紫煙裡 ①


向海而生,心自浩瀚。


澳門人民從容應對驚濤駭浪的地底氣,多來自深深的媽祖情結。


媽祖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漁家女,原名林默娘,宋太祖建隆元年(西元960年)農曆3月23日出生於湄洲島上。她從小聰穎超人,既洞悉天文、熟習水性,又掌握醫術、樂於助人,常幫助漁民擺脫困境,奮不顧身,深受愛戴,名聲遠播。宋雍熙四年(西元987年),林默娘28歲那年的9月初9重陽之日,因在福建海上搭救遇險船隻而不幸遇難。後人敬仰她,就在其經常舉燈引航的湄峰上建廟祭祀,這是世界上第一座紀念媽祖的廟宇,史稱祖廟。之後,又相傳媽祖屢屢顯靈於海上,履海救船,呵護漕運……人們為了紀念她,傳播她的美德,就建造了媽閣廟,現在世界各地已有1500多座從湄洲祖廟分靈出去的媽閣廟,澳門媽閣廟就是其中之一。


澳門導報


媽祖短暫的一生沒有留下什麼,也談不上有什麼思想體系,但她的美德形成了形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為人們所敬仰。媽祖羽化升天之後,民間在出海前要先祭媽祖,祈求保佑順風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媽祖神位供奉,並進一步把她塑造成一位可親可敬的海神,一位集無私、善良、親切、慈愛、英勇等傳統美德於一體的精神象徵和女性代表,頂禮膜拜,世代傳揚。


這種媽祖文化肇于宋、成於元、興于明、盛于清、繁榮于近現代,影響所及,媽祖由航海關係而演變為“海神”、“護航女神”等,因此形成了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民間信仰崇拜神之一。20世紀80年代,聯合國有關機構授予媽祖“和平女神”稱號。2009年9月30日,媽祖信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信俗類世界遺產,全世界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共有2億多人信仰媽祖。


澳門自古是中國的土地,傳說1000多年前,閩南漁民不辭辛苦,來到澳門海域捕魚謀生,常常遇到狂風巨浪,在危難關頭,天邊閃出一道神光,媽祖顯靈發作,劈波斬浪,用它無邊的神力踏平風浪,化險為夷,人們對媽祖的神威,感恩戴德。明朝成化年間(1488年)由閩潮商賈與當地居民商議,在現址立廟奉祀媽祖,是為媽祖閣,早期稱娘媽廟、天妃廟或海覺寺;後定名為“媽祖閣”,俗稱“媽閣廟”。主要建築有大殿、弘仁殿、觀音閣等殿堂,供人上香叩首,頂禮膜拜。到了1998年10月28日,全球最高(19.99米)矗立在澳門最高的路環疊石塘山頂的漢白玉媽祖雕像落成開光,供人瞻仰。


其實,媽祖不僅是許多澳門人的信仰,更是澳門歷史滄桑的見證。澳門原屬廣東香山,並不叫“澳門”,據說四百多年前,葡萄牙人登陸澳門,在廟門前面的海灘上岸,詢問當地居民這裡是什麼地方,居民以為是問媽閣廟,故閩南語答“媽閣”,葡萄牙人以其音譯而成Macau,從此作為澳門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這也就是聞一多《七子之歌•澳門》中“‘Macau’不是我的真名姓”的由來。


澳門人的媽祖情結,實際上是一種永遠無法割捨的中國情結。愛國愛澳,絕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自從《中葡友好通商條約》成了你的賣身契,外夷妄圖用快搶利炮使你屈服,但你不屈,你竭力地呐喊著:“母親,我要回家!”時光荏苒,滄海桑田,澳門人民心中迴響著永遠不變的呐喊:“即使滄海變桑田,請別忘記我永遠不變的黃色的臉。”1938年10月21日廣州淪陷後的當天,澳門人民就成立了“世界救災會回國服務團”開赴抗日前線,數名服務團成員在抗日戰爭中為國捐軀。祖國解放後,許多愛國人士慷慨解囊,支援祖國建設。鄧爺爺創造性地提出“一國兩制”偉大構想,澳門人民歡欣鼓舞、熱血沸騰,竭盡全力確保了回歸期間和回歸之後澳門的繁榮穩定。這就是媽閣文化精髓之所在。


“弱柏倒垂如線蔓,簷頭不見有枝柯。影堂香火長相續,應得人來禮拜多。”媽祖閣是澳門三大禪院(媽閣廟、觀音堂、蓮峰廟)中最古老的一座,是澳門廟宇中香火最旺的地方。雖然媽閣廟對於一些佛教禪寺來說實在袖珍,但在我看來,媽祖和媽閣廟,既是澳門的地理標誌,也是她的人文標誌,而且是最高最核心的宗教與信仰標誌。媽閣的所居之處,蘊涵著人願與天意“合二為一”的心理,成為點亮人心的“萬神殿”。


草長鶯飛四月天,和澳門摯友相邀,來到久仰大名、心心念念的媽閣廟,心隨意轉地問道,“在1999年12月20日那個無比神聖的日子,世界都在諦聽到澳門回歸祖國的鐘聲,你的第一想法是什麼?”他真誠地說,“我一早就到這裡來,給媽祖閣燒炷香,告訴媽祖,澳門回歸了!”


啊,這是多麼感人的回答,望著那山、那樹、那閣、那碑、那像,我浮想聯翩,詩意盎然……


首章 / 作者張春介紹

上一章(連載二)

下一章(連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