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世界 – 科普論壇】這麼冷竟然可能是暖冬(上)
來源:《返樸》
(微信ID:fanpu2019)
作者:魏科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寒潮襲來,冷空氣正在席捲全國,東北的小夥伴在爭論到底是哈爾濱冷還是呼倫貝爾冷,北京大風降溫到零下10度之下,體感溫度直逼零下20度,上海的日最高溫也逼近0度,冬日暖陽頓時成了昨日往事,似乎一下子進入了“冰期”,最近是否氣候異常?這樣的寒潮天氣以前有過麼?是不是60年最冷冬季來臨?難道“小冰期”來了?
筆者的朋友圈在十幾天之前就已經預警了此次寒潮過程,專業做相關研究的科研人員,對未來的變化更為敏感。也不得不說,目前的數值預報的延伸期預測(10天以上的天氣預測)水準確實有了長足的發展,雖然還難以做到定時定點定量預測,但是對於全國寒潮這樣的大過程抓得還是非常準確,小夥伴們可以登錄大氣物理所預測系統網站自己測試一下,科學都是在大家不斷挑剔中前行的。
目前的溫度不算歷史極值,如果覺得今年冷,那可以看看往年,比如2019年12月31日,北京最低溫度-15℃,日最高溫-3℃,日平均溫度-8.7℃;2018年12月30日,北京最低溫度-14℃;哈爾濱最近最低溫達到-28℃,而2019年12月26-28那次寒潮時,哈爾濱最低溫度達到-31℃。儘管寒潮確實冷,但要是說冷得破紀錄,可能還得再分析下資料,至少從目前來看,還有點距離。
個人看來,生物進化給人最大的發明是“忘記”,不知不覺中忘記過往的痛苦經歷,人類才可以減少負擔樂觀向前,之所以很多人覺得從來沒有這麼冷過,那肯定是忘記了上一個冬天,和上上一個冬天自己是不是也說過同樣的話了。
我國冬季氣溫大幅度低於同緯度
我國地處處於歐亞大陸的東側,受大陸性氣候影響,冬季盛行偏北風,北風來自遙遠的北冰洋和西伯利亞地區,這些地方日照短促,黑夜漫長,強烈的長波輻射使得這一地區持續失去熱量,成為北半球的冷極,像西伯利亞的維爾霍揚斯克曾記錄過-67.7℃的極端低溫(2020年6月20日,這一地區經歷極端酷暑,日最高溫達到38℃,年極端溫差超過100℃)。
來自冷極的冷空氣順著西伯利亞高壓的東側外沿,一路向南,越過我國三北(東北、西北、華北),可以到達華南,當寒潮爆發,冷空氣極強的時候,甚至可以到達南海和東南亞地區。
受冬季風影響,我國冬季的平均溫度比同緯度全球平均溫度低很多,東北地區大概比全球同緯度低14~18℃,華北和黃河中下游大概低10~14℃,長江以南和華南沿海也偏低5~8℃。可以對比同緯度城市,例如英國利物浦緯度和我國東北漠河差不多,但是利物浦即使隆冬溫度都很少低於0℃,港口常年不凍,海運暢通,冬季也一片鬱鬱蔥蔥,其1月份平均溫度可以達到4.3℃,而漠河溫度低到-30℃以下屬於正常,冬季天寒地凍白雪皚皚滿眼蒼茫。
廣州是我國著名花城,屬於亞熱帶氣候,大多數時間冬季溫暖如春,四季花開,然而與同緯度的城市相比,例如與古巴哈瓦那相比,則溫度要低很多,廣州1月份也會偶爾降到冰點,每年平均有2天有霜期,但是古巴哈瓦那則全年如夏,最低溫很少低於10度,因此這裡是繽紛的夏日景象,配合拉丁風格音樂,適合來一曲Mojito。
拉尼娜和冷冬(1)
在今年冬季來臨之前,網上就有不少對於今年冬季冷冬的預測,例如“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最嚴重降雪”、“2008年以來的最冷一年”等,甚至這種情緒也傳到股市,“冷冬板塊”也掀起熱度。
之所以今年會被認為是冷冬,和今年赤道東太平洋海溫偏低有關,當海表溫度比歷史平均偏低0.5℃以上,持續5個月以上即可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從今年8月份以來,赤道東太平洋地區即海溫偏低,到年底剛好滿足“拉尼娜事件”要求的持續時間,不過從目前情況來看,偏低並不是很強,是一次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
一般而言,在拉尼娜的冬季,熱帶西太平洋氣壓偏低,積雲對流和降水偏多,我國南海會形成氣旋性低壓中心,在低壓中心的北側,我國東南部地區北風偏強,容易出現較強的冷空氣和更頻繁的冷空氣,這些都容易使得我國東部地區溫度偏低,這在之前的幾次拉尼娜事件中得到了印證,例如2007/2008年冬季即是一次較強的拉尼娜事件,溫度異常最高達到-1.6℃,當年冬季我國南方出現嚴重冰凍雨雪天氣;2010/2011和2011/2012年都是拉尼娜冬季,這兩個冬季在我國都是冷冬,所以認為拉尼娜冬季可能會偏冷是有一定道理的。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