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欄】“小問號”傑傑

发布时间:2020/12/05 点击数:

編者按:

本文作者为國內資深教育專家、教育名師陳崇孝女士。陳崇孝女士曾任全國小學教育管理委員會會員、全國說課協會會員、全國實驗學校協會會員、湖南省電化教學研究會會員、湖南省教育心理學研究會會員。曾連續八屆擔任中、高級職稱評委會評委,多次擔任湖南省教育領域相關活動評委,並多年在教育領域的實驗科研課題中擔任實驗指導丶顧問工作。其所著相關教育論文、教育理論學及教改實踐論述、教育編著等逾百萬字。陳崇孝女士的相關教育文章以生動的小事例講述青少年教育大道理。本刊專欄刊載這些小故事以饗讀者。


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 陸九淵     


傑傑七岁了,是一個愛發現、愛思考、愛提問的小朋友,在學校常常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都叫他“小問號” 。


在家,他也會常常纏著父母問這問那,弄得家人應接不暇。


一天,他看見媽媽煮饭时用菜刀切大蔥的時侯流眼淚了,就問媽媽:”為什麼蔥會讓人流眼淚?”


媽媽告訴他:“因為蔥的氣味有刺激性呀。”


“蔥的氣味能刺激人流淚,大蒜氣味還要濃,為什麼不會讓人流淚?”傑傑追問媽媽。


媽媽答不上來了,笑了笑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吃飯了。今天有鹹蛋。阿公邊吃邊說:“這鹹蛋真好,蛋黃都出油了。” 


傑傑好奇地問阿公:“為什麼咸蛋的蛋黃會出油?”


外公逗笑地說:“變出來的”。


傑傑有些不解,他想怎麼是變出來的呢?


爸爸倒了一杯紅酒,正要喝,傑傑說:“爸,我也要喝。”“小朋友不能喝酒。”爸爸說。“為什麼小朋友不能喝酒?”“不能喝,就是不能喝嘛。”见傑傑问题多多,爸爸有些不耐煩了。


媽媽想,傑傑對任何不懂的事情都感興趣,好問是好事,應當保護他的積極性。對待小朋友提出的問題,父母知道的,應當儘量地給予回答,不知道的,不能胡編亂造,而應當和子女一同去尋找正確的答案。 


為了應對傑傑的提問,媽媽在網上閱讀“十萬個為什麼”。


傑傑在陽臺上吹涼,見風兒吹來,花枝擺動,就問爸爸:“爸,風是怎麼生成的?”


沒等爸爸說話,媽媽答話了:“是因為空氣中氣流的流動變化而成的。”


孩子繼續問著,什麼是氣流,為什麼會流動。。。。。。


于是,媽媽為傑傑買回了一整套 “十萬個為什麼”的圖書,叫他自己去書中尋找答案。傑傑高興地抱著這些書,如獲至寶,跑回房間去,如饑似渴地翻閱起來。


媽媽后來還為傑傑訂閱了一些與科普有關的書籍和報紙,傑傑和這些科普書、報紙成了好朋友。


後來,同學們有了疑難問題,都去找傑傑。傑傑就去求教於他的那些“好朋友”。不管是天上的、地下的,還是古代的、現代的問題,都能得到滿意的答覆。 


傑傑於是由一個“小問號”變成了大家佩服的“答題專家”了。


評析與啟示:

小朋友好問是求知欲強的表現。他們在觀察事物時,有所發現,有所思考才會提出問題來。家長不能隨便應付小朋友的提問,也不能對他們的提問懶於理睬,更不能厭煩地加以責怪。可採用“耐心應對法”, 教給他們方法,幫助他们自己學會解疑。既可保護小朋友探尋這個世界的積極性,又培養了他们善於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