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醫學】大暑濕蒸桑拿天,消暑祛濕陽氣斂
(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治未病中心 成傑輝)
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唐代)白居易•銷夏
俗話說“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7月22日迎來一年中最熱的一個節氣——大暑,正如曆書中所說:“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時值三伏天中伏前後,此時氣候炎熱,雨水較多,日曬、暑熱、水濕互結,達到一年中的高峰,正是南方人常說的“桑拿天”。
“大暑大暑,上蒸下煮”,暑、濕、熱是大暑時節的氣候特點,暑濕交蒸之下人們常有口渴身熱、心煩氣躁、身重困倦、食欲下降、大便稀溏等不適症狀,而暑天人體陽氣浮散於上,出汗較多,又易傷津耗氣,因此這個時期的調養當以解暑祛濕,斂陽固表為重點。
飲食有節防伏瀉
大暑正值三伏天,暑熱外蒸,高溫難受,人們都想快速降溫消暑。於是在酷熱的天氣裡,常常出現類似這樣的情景——打開冰箱,一瓶冰鎮飲料大口大口地喝下,哇噻!怎一個爽字了得!但飲冰後往往又容易出現新的問題。因為暑熱時期人體陽氣浮散在表而裡陽不足,若冷飲雪糕服食過多,寒邪直中,脾陽容易受到損傷,從而導致各種胃腸疾病,尤其是民間所說的“伏天瀉”則最為常見。
“伏天瀉”以暑天腹瀉為主要表現,常因飲食不節或飲食不潔所引起。暑熱天氣細菌等微生物容易滋生,食物保存不當極易腐敗,故應嚴格把好食物衛生關。食品一旦變壞應及時丟棄,切勿食用。
暑熱天氣尤其注意飲食衛生,以熟食、溫食為主,隔餐食物應徹底加熱,少吃或不吃生冷、冰鎮食物。如已發生伏天瀉,可服藿香正氣丸、整腸丸等藥物治療,但不可濫用止瀉藥,若腹瀉症狀較重、病情複雜應及時就醫。
藥食同調粥養生
大暑期間嶺南地區雨水較多,暑濕較重,此時脾胃功能相對較弱,容易出現食欲不振、消化能力下降等問題。且暑熱汗多,傷津耗氣,又易致氣陰兩傷,出現精神倦怠、身體疲乏等症狀。
酷暑體虛,也可酌情調補,治當益氣養陰,消暑利濕,總以清補為法,重點調理脾胃,恢復腸胃功能,以利消化吸收,此時調理可以粥飲來助。粥飲清淡,質地細膩容易消化,同時具有益胃陰健脾土、補虛養人的功效,自古以來就是“食用”、“藥用”高度融合的養生佳品。
正如李時珍所說“粥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大暑體虛,食粥調養最為適宜。粥飲多為慢煮細熬而成,營養物質不容易分解破壞,且能為機體補充流失的水分和礦物質,因而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暑天熬粥可適當佐以淮山、芡實健脾益氣,或加入百合、蓮子除煩安神,或添加薏米、赤小豆、綠豆解暑利濕,不同的體質、不同的症狀可添加不同的食材,靈活加減。暑熱天氣,食欲欠佳,自己動手炮製“夏日養生粥”,清淡又美味,可補虛祛暑,能助您平安度夏。
少動多靜斂陽氣
大暑時期天氣酷熱,人體陽氣走於肌表,浮散於上,容易出汗,往往動即汗出,人體容易感覺疲勞。《黃帝內經》雲“春夏養陽”,暑熱天氣應遵循“少動多靜”的養生原則,注意顧護陽氣、保持體力。
烈日酷暑應儘量避免外出,減少露天日曬下活動,以防暑熱高溫汗出過多,損人陽氣。
日常工作生活也要注意勞逸結合,閒暇時間可練字作畫、聽歌閱讀、品茶賞花以靜心寧神,斂陽降氣。運動鍛煉宜選擇在氣溫相對不高的清晨或傍晚進行,但要避免劇烈運動,以防動陽生熱,泄汗太過而致氣津耗傷。
此時可選擇較為和緩的運動項目,如散步、健步走、瑜伽、八段錦、太極拳等,運動強度以微微汗出為度,切記不可大汗淋漓。如若進行跑步、打球等強度較大的運動,應當控制時間,否則運動時間過長、汗出過多,不但達不到鍛煉的效果反而容易導致身體虛損。
因此,暑天運動尤應把握好尺度,雖各人的體質強弱虛實不同,體能力量速度有別,但仍應以少動多靜為原則,或以和緩活動為主,避免劇烈運動大汗出,總以運動後不感疲勞體虛為度。
【大暑食療方】
1.綠豆燉乳鴿湯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
材料:乳鴿60g,瘦肉20g,綠豆15g,陳皮1g。
制法:上述材料洗淨,綠豆先溫水浸泡20分種,乳鴿、瘦肉切塊焯水,與其餘材料一同放入燉盅,加水適量,隔水燉2小時,加適量鹽調味即可。
2.涼瓜蠔豉燉瘦肉湯
功效:清熱解毒,消暑補虛。
材料:豬瘦肉75g,涼瓜50g,蠔豉3個,陳皮1g,生薑2片。
制法:上述材料洗淨,苦瓜去瓤切塊,豬瘦肉切塊焯水,與其餘材料一同放入燉盅,加水適量,隔水燉1.5小時,加少量鹽調味即可。
3.消夏飲
功效:清暑熱,祛暑濕。
材料:茅根2g,玉米須2g,菊花1g,甘草1g。
制法:上述材料清洗後,加水適量浸泡15分鐘,武火煮沸後轉小火續煮10分鐘,放溫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