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歷史】徐霞客在鳳慶的歷史脈絡(七)

发布时间:2022/11/02 点击数:

文/圖 文  舟


馬幫來到後,立即向東下坡,渡過北來的溪流。過鐵索橋,立即向北上坡,沿東山的山麓,向北上登。此時一群馬幫,因為出發晚了疾步趕路,徐霞客便鼓足勇氣跟隨著他們。上行不怎麼陡峻,但屢次走過坑穀相夾的山脊,徐霞客覺得有些吃不消,從未有過如此疲倦之感的徐霞客怎麼也想不到,到雞足山后,病魔就纏上了他。鳳慶之行,也成了他萬里遐征最後的步履。


三里,到山脊,這又是一處可以望城的地方。就在這裡,徐霞客俯瞰到煙樹裡的城池。繼續向北,有平地向西拓展而去,豐美的稻禾覆蓋著田野,一幅豐收在望的畫卷徐徐展開,便是鳳慶明朝末年的真實農村。


向北上走五里,有兩三家人緊靠岡頭,這是二十里哨,不多遠處是三溝水哨。山岡左右两旁的三條溝水往北注入瀾滄江。此往東北下行七里,繞過一處岡嘴。下走三里后有一二家人位於路右,這是塘報營。再下行三里走過一村,天已經昏黑。下走二里後便宿在高簡槽。店主老人姓梅,很能安慰客人,特意煎了太華茶來給他品飲。


憑徐霞客日記裡“店主”一詞,就知道這位梅姓老人不一定是高簡槽本地人。所謂的太華茶,也並非本地的產品。據《滇海虞衡志》記載:“又順寧有太平茶......大理有感通寺茶,省城有太華寺茶,然出不多,不能有普洱之盛。”《滇系》也記載:“雲南府屬太華茶,出太華山,色味似松蘿而性較寒。”由此可以肯定,太華茶不是鳳慶所產,但能說明茶葉產品,在當時交往已很普遍。


“過一村,已黃昏,又下二里,而宿于高梘懵,店主人梅姓。頗能慰客,特煎太華茶飲予。”


十五日黎明,吃飯。天明後,向東北下坡。坡兩旁皆夾著深深的山崖,而山坡懸在中間,所謂的高簡槽諸處的村莊房屋,又中踞在坡上。二里轉到坡北下到峽中。一里後再轉向東北順山坡下走,便開始望得見瀾滄江的江流下嵌在峽底,自西往東流;那隔著峽谷的三臺山還被晨霧所籠罩,咫尺之間難以辨認。從此地向北曲折下走三里有一二家人瀕江而居,這是渡口。瀾滄江流到此地,又自西向東流注,江身的寬處,只有潞江的一半,但水勢正是又深又急。


剛聽到水浪拍擊的聲音,船恰好來到了南岸,便上船北渡,此時馬幫在後面,不能等了。


(未完待續)


上一期連載

下一期連載


編  輯  |歐陽

新媒體 |李偉強

審  校  |東方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