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文新章】明闇之鑒(二)

发布时间:2022/09/23 点击数:

編者按:     

奇雲子者,通古文,兼學百家,故有一家之獨見,多於萬物之思想。每有所思,見諸文,文采斑斕,駢散並用,所言多旁及古今。然其文雖多,皆流於私藏,唯於至友,相爲品鑒。故感當下之時,古文衰微之際,何不爲世人一展,不然豈不惜哉!今獲奇雲子復應,公之其文於世焉。


(二)


明者,不聽浮游之說,不以虛論而惑,何者?計不背是實,而更爭言也。是以明者先盡人所能情者,不獨委夫道聽途說,以理性之備,無恃於人故能知於人,而處事自全也。夫知人者,必以觀察,明遠近善惡之情,解人性賢愚之本,不私近密,不忽跦遠。人之所以為人者,以有情也,情之所以為情者,以有思也。故情表於外,而思存於內。凡有情之人未嘗無欲也,未有情思一而貫者,言情必有微末化變,品人俗之司典,盡為理性之覺也。夫善於思者不可窮以情,通於理者不可依猜測,審於辭者不可惑於言,精於義者不可憑僥倖。是以明者廣知而博聽,聞見欲眾而采擇欲謹,行事有法,進退有度,見邪乃知其真,觀相乃知其實,內外不一者,乃常人之本色也。凡為人之數眾者,莫不求末而抑本,莫不私於情而偏於己,此乃天性使然,不以為奇也。夫為善人者,以利己為本,以正心謂善,斯即善人也。智貧則背善,背善則詐偽,詐偽則心惡,斯即惡者矣。世人之論也,靡不視利之人,無不欲彼之利我,而不欲己之利彼,故曰人之習性者,豈予而怪乎?


所謂善人君子者,非謂善人君子也,何也?宜之不宜也。故相宜則君子,相悖則小人也。非必高位富貴者,亦非貧賤困窮者,此則人之所求宜者,而非小人與君子也。奚以明之者,乃智者之謂哉!


俗世之論者,同氣相投也,以情舉德,以味定名,茲可謂明理之見乎?而未獲智理之真諦也。人之所以不智者,尤其情難卻也。所謂情之難卻,非無聰明之性,故為習久自然,循性則生情也,人不忍伐,見愛情生,思而追思,豈欲理智也哉!


(未完待續)


(一)(二)(三)


點擊進入 閱讀更多


新媒體編輯:爾雨林

審核校對:東方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