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歷史】追憶莫高窟:心之所向(上)
文/常嘉皋
1935年秋天,留學法國的父親常書鴻漫步巴黎塞納河畔,在一個舊書攤處,目光停留在一部由6本小冊子裝訂的《敦煌石窟》上。打開冊子,看到裡面是甘肅敦煌千佛洞壁畫和塑像圖片300餘幅,是1907年法國人伯希和從中國甘肅敦煌石窟中拍攝的,父親被來自故國的東方藝術魅力深深打動,同時也為莫高窟的保存狀態感到擔憂。 回中國,去敦煌,是他心之所向。
父親回國前,接到了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長王世傑打來的電報,聘請他為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教授,並希望從速回國任職。
1936年秋,父親毅然放棄了在法國的平靜生活和優渥工作,為追求那誕生了一千多年的敦煌莫高窟藝術,隻身從法國乘坐國際列車回到了當時的北平。
父親親眼目睹了國家當時所處的苦難,殘酷現實,使他明白僅憑個人力量奔赴千里之外的敦煌談何容易,況且眼前的生活還沒著落,於是就接受了聘請,擔任北平藝專西畫系的主任、教授,期盼著能去敦煌的時機。
1937年6月,父親在北平參加了第二屆全國美展籌委會,他參展的個人作品獲第一名獎。當時的社會媒體對展會舉辦進行了報導。
1937年“七七”事變後北平淪陷,父親輾轉多地辦學,1940年底到了重慶。
1941年,父親終於盼來了前往藝術寶庫――莫高窟的契機。 當時任國民政府監察院院長的于右任在西北考察時到訪了莫高窟,對敦煌藝術高度評價,考察結束後,他就提議將敦煌千佛洞收歸國有,招收人才成立“敦煌學院”,對敦煌文物進行保護和研究。
1941年《說文月刊》第三卷第十期刊登了時任國民政府監察院院長于右任《西北紀行詩》提及:“敦煌文物散全球,畫塑精奇美並收。同拂殘龕同讚賞,莫高窟 ( 窟所在地,唐時稱莫高鄉,因以得名)下作中秋(注:1941年10月5日)。( 在莫高窟前張大千寓中作中秋……。)"
1942年9月,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籌備委員會成立,父親任籌委會副主任委員。1943年2月敦煌藝術研究所籌委會在蘭州召開會議。
(未完待續。歡迎關注下一期)
新媒體編輯:李偉強
審核校對:肖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