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版】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的中國意義
作者:魯 傑(西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在此後的一百年,中國共產黨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後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闢未來的一百年。中國共產黨建黨的一百年彪炳史冊,是對中國具有深遠意義的一百年。
中國共產黨建黨的一百年是中華民族探索復興道路、中國人民獲得道路自信的一百年。
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中國共產黨始終把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方向與解決中國具體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在探索道路的實踐中逐漸積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
在近代歷史舞臺上,各種政治勢力粉墨登場、推行變革,無數革命先驅“我以我血薦軒轅”,試圖找到一條通往民族振興、國家富強的道路。以李鴻章、張之洞等為代表的洋務派企圖“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只單純地引進西方技術和設備,而不觸動腐朽的封建制度,甲午戰爭給它畫上了一個句號。以康有為、梁啟超等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堅持自上而下實行君主立憲制,進行有限度的政治改良,最終留下了“百日維新”的歷史遺恨。以孫中山等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主張自下而上通過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共和制。辛亥革命後,中國卻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無量頭顱無量血,可憐購得假共和。”無數仁人志士一次次地用生命和靈魂發問:中國的道路在哪裡?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誕生。此後,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邁向全新的道路。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深刻總結中國革命鬥爭經驗教訓之後,探索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最終,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經過浴血奮戰走向了勝利,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之後,又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心口號,系統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我們党緊緊依靠人民,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推出並實施了一系列重大舉措,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鋪就光明大道。
回望一百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彰顯出巨大優勢,它創造性地走出了一條前所未有的人類社會發展光明大道,並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
中國共產黨建黨的一百年是中華民族創新思想理論、中國人民獲得理論自信的一百年。
理論就是武器,思想就是力量。一個民族要走在時代前列,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指引。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堅定理論自信的歷史。這是中國共產黨能夠永葆生機活力的基本經驗,也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走向輝煌的思想源泉。
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靈魂,共產黨人政治和黨性上的堅定,離不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武裝。近代伴隨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及其同工人運動的結合,出現了一批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先進分子,在中國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首先體現為思想理論上的先進性。”自成立之日起,中國共產黨所具有的高度理論自覺,成為其區別於任何其他政黨的鮮明特色。它的特色體現在: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的自覺,堅持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自覺,堅持理論創新、與時俱進發展馬克思主義的自覺,毫不動搖地用馬克思主義武裝全黨、指導實踐與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的自覺。
理論的真理性取決於其徹底程度,以及一個國家和民族對這種理論的需要與契合程度。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指導思想的工人階級政黨,但是,中國社會的特殊性決定了在中國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都不能完全照抄馬克思主義的“本本”,也不能機械地照搬外國的經驗,而必須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探索奪取中國革命勝利、實現國家富強的道路,並以新的理論成果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正因為馬克思主義特有的理論品質、中國共產黨人高度的理論自覺,所以在馬克思和恩格斯之後,才有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誕生,才使馬克思主義依舊生機勃勃,真理之樹常青。
實踐過程中的理論自覺,是一個政黨選擇“主義”的內在依據;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一個政黨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實踐檢驗後的理論自信,是一個政黨繼往開來、開拓創新的底氣。馬克思主義在新時代仍散發著光芒,並以新的樣貌推動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蓬勃發展。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共產黨帶領廣大人民,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必將朝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繼續譜寫中華民族不朽的壯麗篇章。
中國共產黨建黨的一百年是中華民族確立基本制度、中國人民獲得制度自信的一百年。
制度是基礎,制度是保障。制度自信是對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特色和優勢的深刻認識和堅定信念。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贏得了中國革命勝利,並不斷探索實踐、改革創新,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
自古以來,被中國封建社會士大夫一直念茲在茲的理想政治制度就有“天下為公”“大同世界”,這與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者的政治制度理想有著共同的追求。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的發表,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走向科學。法國巴黎公社是人類第一次共產主義實踐的偉大嘗試。十月革命勝利後,俄國蘇維埃政權的建立,標誌著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走向實踐,社會主義制度由藍圖變為現實。同時,也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但是,完全照搬照抄是行不通的。
在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不能脫離中國是一個經濟文化落後的農業大國這一客觀現實,因此,毛澤東同志提出了要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要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終實現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新中國成立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等的建立,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徵和優勢,為當代中國的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制度基礎。
1978年改革開放後,社會主義在中國得到了全新的探索和發展,鄧小平同志以高超的智慧和勇氣提出要堅持改革開放,走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經過40多年的探索發展,理論不斷豐富,並指導著社會主義實踐。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提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健全黨總攬全域、協調各方的領導制度體系,把党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正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革命、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發展中形成的理論,具有堅實的實踐基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生動實踐成果,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定信仰、政治智慧和探索創造;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踐的認同優勢和革新優勢,激勵著中國人民堅定不移地跟黨走社會主義的幸福路。
中國共產黨建黨的一百年是中華民族重鑄輝煌文化、中國人民獲得文化自信的一百年。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傳統和內在價值的充分肯定,也是對自身文化發展進程和生命力的堅定信念。
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深刻的精神追求,蘊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體現了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認同,並且為中華民族的持續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富的營養。中華文化並非靜止的固守的,而是靈活的開放的,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先進的文化形態,被注入中華文化有機體,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為中華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中華文化呈現出不斷發展、不斷前進的特點。
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形成了豐富的革命文化,集中體現了充滿正能量的革命精神。中國共產黨革命文化強調民族主義、愛國主義和共產主義相結合,反帝反侵略,崇尚科學,注重底層革命。在延安時期,人們有了共同的政治目標,有理想有組織有道德,彰顯了“革命文化”的活力,道德與政治合一、理想與現實合一展示了“革命文化”的魅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建立在新民主主義文化基礎之上,植根于中華民族特色文化,又契合了新時期中國建設發展的現實要求。特別是改革開放的深入實踐,展現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民族性、國際性、包容性、延展性的有機統一,強有力地推動了社會全面發展。我們應該宣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穩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激發全民族的創造與創新活力,保障文化事業全面繁榮。
文化作為一種基因、血脈和傳統,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上升到國家層面,對國家的發展方向、治國理論和實踐,影響廣泛而深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深厚歷史淵源和文化傳統,紅色革命基因和共產黨人烽火歲月裡的革命鬥爭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性和改革開放40多年的偉大實踐,新中國70多年的持續探索和中國百年來的發展歷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使得新時代的中國人民獲得了空前的文化自信,將激勵中國人民走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課專項項目“全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VSZ017)階段性成果 来源: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