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來鴻】永遠的清明
作者:劉先衛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相思。
2021農曆辛醜年,喜迎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這個清明節意義尤為特殊。在中華近代史上,無數革命烈士,仁人志士前赴後繼,為了人民的幸福、國家的富強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的生命給我們換來今天的和平日子。正是先輩們用殷紅的鮮血築起共和國鋼鐵長城,那些心動的記憶定格成為永恆的畫面,令無數華夏兒女熱血沸騰……
清明節是一個綿延不絕的文化符號,也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道德符號。看到各地結合正在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新聞,通過在革命烈士陵園開展公祭活動,通過“學黨史、緬先烈、愛家鄉”;“學黨史憶英烈,傳承紅色基因”等主題祭掃,以獻花、擦拭墓碑的實際行動表達對先烈的深切緬懷。我也在思索,傳統的清明佳節,作為社區工作者該做些什麼呢又能做些什麼呢?
接到社區通知,清明節照常上班不放假,我們要到322國道上去值班,根據道路交通變化情況和管控重點,做好鄉村路口和返程高峰的交通保暢工作。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本來與家裡說好的正清明前一天,會同衡陽的二哥、小妹回老家去祭祖掃墓。4月3日,我本想請半天假,然而執勤時只見車流滾滾,於是當天不得不改變主意,悄悄打消了回老家祭祖的念頭。
牛年春節,出於疫情防控需要,不少人積極回應“非必要不返鄉”倡議,開啟了就地過年模式。作為春節後的第一個小長假,這個清明假期,老鄉為彌補春節就地過年的“補償式”出行以尋根祭祖、踏青旅遊、探親訪友為主。隨著節日返鄉人數和車輛陡增,也給鄉村道路交通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4月4日是正清明,天氣陰鬱濕冷,空氣裡仿佛能擰出水來。清晨的322國道已是車水馬龍,這天又逢趕墟日,街道上人頭攢動。賣水果和祭祀用品的銷售格外火爆,那個擁擠熱鬧的場面絲毫不遜於過年。從上街走到下街,米粉店前排著長隊,金黃的麻圓在熱鍋裡翻滾。你想吃個早餐非但沒有座位,還得排隊等上半個小時,或者更久的時間。
我們沿著街道巡邏,好在得到了車主們的理解和配合,公路上的車輛暢通無阻,基本上沒有發生過擁堵。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看到思鄉心切回家祭祖的老鄉,還有曾經那些熟悉的面孔格外親切。他們千里迢迢相擁而至,原汁原味的鄉音鄉情和山頭上掃墓的鞭炮聲,莫不讓冷清的小鎮充滿了人間煙火氣。
辛醜年的清明節,因為自己堅守在崗位上,回家祭祖最終沒能成行。比起為民族解放而獻身的革命英烈,我們在保障群眾的出行平安,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工作職責所在絲毫不值一提。我願不忘初心擔使命,立足崗位鑄忠誠,守護國泰民安繁榮盛世。如果先祖們泉下有知,也會感到非常欣慰的。
家國清明,共寄哀思。永遠的清明,永遠的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