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導報】鹽馬古道 从远古而来(四)

发布时间:2021/04/24 点击数:

文 / 圖  許文舟


澳門導報


編者按:

在歷史上,很長的時間裡,鹽都是作為硬通貨的狀態存在的,它在古代的重要性堪比今天的石油。鹽井,是每一條鹽馬古道的源頭。鹽馬古道與茶馬古道起止時間不同,先鹽後茶,都在歷史的層面重疊在一起。交織、互通、乃至有大致的里程與輻射半徑。鹽馬古道起於漢,興于唐,盛於明清。大致說來,鹽馬古道的主要線路有兩條:一條是滇藏線。即南起雲南的普洱,經大理、麗江、中甸、德欽到西藏的左貢、邦達、昌都、洛隆宗、拉薩,再到緬甸、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等國;另一條線是川藏線。即從四川的雅安,經瀘定、康定、巴塘、昌都、拉薩,再到尼泊爾、印度等國。盛產食鹽的地方通常很容易發展成區域性的商業中心,鹽馬古道滇藏線上就有無數個因鹽而生的重鎮。請跟隨本文的四個章節,來瞭解從雲南到西藏的鹽馬古道重鎮。


一、諾鄧

二、沙溪 想念被鹽浸透

三、黑井

四、芒康鹽井


四、芒康鹽井


從214國道進藏,第一個迎接我的小鎮,竟然與鹽有關。


幾千塊盛滿鹵水的鹽田沿著瀾滄江兩岸鋪排,把白雲與藍天斟在鹵水裡面。加達村就在鹽井鎮位於瀾滄江右岸一塊逼仄的臺地上,似乎就像是鹽田的一個大曬場。2600米的海拔和雲南麗江的差不多,應該說是西藏海拔最低的地區之一。加達村除了鹽的收入,還有一些乾果,如核桃等收入。新中國成立後,鹽田曾收為國有,80年代末,鹽田又分給個人進行生產。那時條件艱苦,每個背鹽女人每天得背1噸以上鹵水,男人們則需要把收穫的鹽送出去,靠馬幫將其運往左貢、察隅,以及雲南的德欽、麗江,四川的理塘等地,換回糧食茶葉等生活必須品。


澳門導報


加達村的藏民對鹽產生了宗教的情感,事實上鹵水是從苦難的大地擠出來的眼淚,始終像寫滿神諭的糧食。有些鹽變成史冊中的文字,有些鹽用來安撫舌尖。然而,一粒鹽的誕生需要時間,以天來計,就可以算出一個人一生的汗水可競換的收成。鹽,不是須臾便成的工業品,靠手工把鹽從鹵水中打撈起來,這份功勞加達村人從來不把它算成自己的功績。鹽井最大的功勞該記到陽光上,得靠陽光把鹵水蒸幹,才能生產出鹽。當然少不了風,每年十月到次年三月間的風,比瀾滄江性格怪異。溽热的天氣,鹽涉過洪水,從人類的蒙昧時代一直流到唐朝,才讓加達村人發現,結果是,在獲取鹽的同時,也有人將命搭了進去。但沒有人懷疑這份勞動,就像拉姆她一直在感恩神,並不管汗水蕩漾的褶皺,就是鹽賜給她的衰老。


鹽井的鹽田分佈在瀾滄江兩岸,右岸地勢稍平,右岸的鹽田系藏族同胞所有。左岸地勢陡峭,所有的鹽田都是被木頭舉起來的屋頂,真擔心那些撐天杵地的木頭腳一松。比鹽田更險的是山路,現在還得靠人背馬馱,好在納西人能吃苦。而屬於藏族人的鹽田早已修通了公路,硬化的路面遇再大的雨也不會有事。站在拉姆家的鹽田,我看見對岸逶迆的山徑有馱鹽的馬匹停停歇歇地往山巔趕,曬鹽的也是女人,好像沒有把陡峭的山坡放在眼裡,一邊做活一邊唱著歌。


澳門導報


這個清光緒三十四(1908年)設鹽井宗的古鹽井生產的鹽巴,不僅僅滿足人們食物的需求,更多的已流向美容院,足療室以及製成紀念品流進旅客的行李箱中。這是鹽的另一條出路,但與整個加達村每年生產3萬多斤而言,這樣的銷路比礦井裡的鹵脈細瘦得多。一粒鹽巴,掂在手心竟然是1500多年的重量,所以我也來到加達要人祭祀鹽神的地方,深深地鞠躬。我也向學拉姆,經過鹵井時用手指粘了些鹵水嘗嘗,入骨的鹹,應該就是加達村歷史的滋味吧。

(全文完)


作者簡介:

許文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雲南省攝協會員、臨滄市作協理事,出版散文集《在城裡遙望故鄉》、《高原之上》、散文詩集《雲南大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寫作,現已在《詩刊》、《詩選刊》、《散文》、等報刊發表作品100多萬字。有作品入選《讀者》(鄉土版)、《讀者》(原創版)、《青年文摘》,並正式選編入《大學語文》、中學生課外閱讀教材,小學六年級語文教輔、中學生八年級《字詞句篇》等。先後榮獲過第十八屆、第二十一屆“孫犁散文獎”、《雲南日報》文學獎等獎項。)


一、諾鄧

二、沙溪 想念被鹽浸透

三、黑井

四、芒康鹽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