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歷史揭秘】(中)從貧苦農民到開國上將 一英雄虎膽李天佑
從抗戰到解放:
重大戰役的主攻指揮官
1937年1月,紅一軍團第四師師團以上幹部在陝西三原合影。前排右一為師長李天佑、後排右一為師政委黃克誠、前排右二為師政治部主任舒同、中排左五為師參謀長彭雄、中排左四為十二團參謀長張震。
抗戰爆發後第一仗
擔任平型關戰鬥主攻團團長
長征勝利,到達陝北後,李天佑指揮部隊參加了直羅鎮、東征、西征和山城堡等戰役。期間,於1936年5月被任命為第四師師長,政委是黃克誠。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8月,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達成協議,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紅一軍團第四師改編為八路軍一一五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三四三旅(旅長陳光)六八六團,李天佑任團長,副團長為楊勇(後改任政委)、參謀長為彭雄。
平型關戰鬥後,六八六團團長李天佑(右)和政委楊勇合影
9月22日,日軍第五師團一部進佔平型關以北地區。23日,八路軍總部命令一一五師向平型關、靈丘間出動,側擊向平型關進攻的日軍。
9月24日深夜,李天佑率部冒著傾盆大雨出發,戰士們身上穿的單衣全淋濕了。更糟的是,山洪暴發,有些河溝水至胸口,大家只好手挽著手在激流中涉水前進。天亮後終於到達了預定埋伏位置。
平型關地形險要。關前有公路蜿蜒其間,直通靈丘。路北側山高坡陡,極難攀登,南側山低坡緩,易於出擊。因此,第六八五團、第六八六團、第六八七團都埋伏于南側一線。但路北有座老爺廟,是控制公路的制高點,卻來不及設伏了。第六八五團負責截擊日軍先頭部隊,第六八七團負責切斷日軍退路,第六八六團實施中間突擊。
9月25日上午7時許,從靈丘來的日軍精銳部隊第五師團二十一旅團一部和滿載著軍用物資的300餘輛汽車、馬車,開始向平型關開進。日軍自侵華以來,很少遇到強有力抵抗,氣勢洶洶,疏於防備。由於道路泥濘,日軍幾十輛汽車在辛莊至老爺廟之間停了下來。西進的日軍繼續向前擁,人、馬、車、炮頓時擠成一團,正是開火的好時機。
李天佑立即派參謀姜洪照報告師長林彪,請求發起進攻。林彪當即發出攻擊命令。李天佑抓起電話命令擔任突擊任務的第一營:“攻擊開始,狠狠地打!” 霎時,槍炮聲大作。日軍汽車中彈著火,堵塞了西進的去路,擁擠在公路上的士兵紛紛中彈倒下,亂作一團。火力奇襲後,李天佑命令部隊迅速出擊,沖下公路,把日軍切成幾斷,一口一口把它“吃掉”。
當李天佑發現幾個日軍開始向老爺廟爬時,便命令第三營:“要不惜一切代價沖過公路,搶佔老爺廟,居高臨下,把敵人消滅在山溝裡”。第三營營長鄧克明、教導員劉西元率領全營,冒著6架日機的掃射,一鼓作氣沖上公路,同日軍展開白刃格鬥。拼殺半小時之後,日軍士兵漸漸不支,紛紛躲到汽車底下負隅頑抗。日軍除有小股兵力去搶佔老爺廟外,大部分仍擠在公路上。第三營不顧傷亡,終於沖過公路,直奔老爺廟。山上山下敵我兩軍混戰一團,戰鬥場面極為激烈。楊勇和鄧克明都相繼負傷。楊勇腰部中彈,鄧克明被打出了腸子,又被他塞了回去。但他們堅持指揮,不下火線。在第二營積極支援下,第三營終於佔領老爺廟及其以北制高點。
日軍指揮官為奪取老爺廟制高點,強令其士兵以幾十人、幾百人的規模反復衝鋒,但制高點牢牢掌握在李天佑手中,為迅速取得戰鬥勝利起了關鍵作用。下午1時,當日軍調集兵力再次向山上攻擊時,第六八七團攻上來了。此時,李天佑發現日軍首尾已亂,即命令部隊向敵發起了最後的衝擊。瘋狂、頑固至極的日本兵,終於頂不住了,除少數通過國民黨軍陣地逃竄外,大部被第一一五師部隊殲滅。5公里長的山溝裡,到處躺著血肉模糊的日軍屍體,戰馬、汽車、火炮等狼藉滿地。
平型關戰鬥是八路軍出師後的第一個大勝仗,打破了“日本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對鼓舞全國人民的抗戰士氣有著不可估量的重大意義。李天佑和他的戰友們在這次戰鬥中,出色地完成了主攻任務,打出了我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軍威。
1970年10月,李天佑夫人杜啟遠攜全家在平型關戰鬥遺址前合影
毛澤東:“能讓楊勇給你當副手,真不簡單!”
1937年10月,在山西廣陽附近,李天佑指揮部隊參與殲滅日軍1000餘人,繳獲戰馬數百匹,史稱“廣陽大捷”,因功升任三四三旅副旅長。1938年3月,林彪被閻錫山部誤傷去職,由陳光代理一一五師師長,李天佑被任命為三四三旅代旅長,率部開進呂梁山地區,參與開闢晉西南抗日根據地。在當時,能夠擔任八路軍旅級幹部,那都是紅軍精英,也可見李天佑在紅軍中的地位與影響。
3月中旬,圍繞日軍兵站要點隰縣午城鎮,李天佑指揮部隊主力運用側擊,夜襲,打緩等戰術,連續伏擊了運動中的日軍,將遊擊戰、運動戰、陣地戰戰法發揮的有聲有色。幾仗下來,其戰果總和甚至超過了平型關戰役。
另外,李天佑還親自選擇了險峻的白兒嶺陣地,指揮六八六團一個連,經極少傷亡,打退了日寇800餘人的進攻,解救陷入日寇包圍的國民黨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衛立煌。衛立煌由衷佩服地說:“八路軍真能幹,以一擋十,以十擋百。”
1938年5月,因傷病困擾,李天佑離開自己熱愛的戰場回延安治療,年底又奉命到蘇聯學習,通過在伏龍芝軍事學院特別班學習,為他回國後指揮大兵團作戰打下了基礎。
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特別班宣告結束。李天佑等同志取道蒙古回國,因日軍在邊界佈防嚴密,困滯在蒙古一年多。1943年8月,李天佑化裝成蒙古商人,穿透戈壁沙漠,行程三四千里,冒死歸國。
1944年3月,李天佑剛剛輾轉到達延安,就得到毛澤東百忙中的接見,並說:“能讓楊勇當你副手,真不簡單!能接替陳光當三四三旅旅長,真了不起!先熟悉熟悉延安,有你用武之地!”
四戰四平,兩任攻城總指揮
抗日戰爭勝利結束後,蔣介石發動了內戰,解放戰爭隨即開始。1946年1月14日,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番號為東北民主聯軍,下轄北滿、南滿、東滿、西滿等4個軍區。北滿軍區司令員高崗,政委陳雲,李天佑被任命為參謀長。
1946年4月,李天佑遵照陳雲指示精神,制訂了解放哈爾濱的作戰方案。4月28日順利解放哈爾濱。當天,中共北滿分局和北滿軍區進駐哈爾濱。6月,中共中央東北局撤銷北滿軍區,成立直屬東北民主聯軍總部的合江、松江、北安、嫩江、牡丹江和興安六個軍區,李天佑調任松江軍區司令員兼哈爾濱衛戍司令員。
李天佑深知建立和鞏固根據地的重要性。他親自率領部隊指戰員,深入農村,訪貧問苦,發動群眾,組織農民減租減息,發展生產;發動民兵保田保家,掀起青年參軍熱潮;在對土匪武裝進行軍事清剿的同時,加強政治分化瓦解。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裡,松江軍區境內的土匪就基本被殲滅,從而使松江軍區所轄各縣和哈爾濱市的局勢得到穩定。哈爾濱成為我東北民主聯軍的大本營。
有了較為鞏固的後方,李天佑在1947年1月至3月期間,率領松江軍區部隊參加了三下江南,策應和支援南滿兄弟部隊的作戰行動,連打了幾個漂亮的勝仗,徹底粉碎了蔣介石“先南後北,南攻北守”的戰略企圖。
松江省委、省政府和省軍區歡送李天佑(前左六)調任東北野戰軍一縱司令員
1947年4月,李天佑調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司令員,指揮部隊在東北夏季攻勢中取得一系列勝利後,接手攻打四平。此前,四平已打過兩次。後來,四野的老人們都說:東北這地兒,打仗打得最慘烈的就算是四平了。四平、四平,打了四次才平啊!
李天佑是四平戰役的後兩次戰鬥的一線總指揮。四平在東北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在一戰四平時,東北民主聯軍佔領了四平。二戰四平,國民黨軍進行了反撲,激烈交戰的節骨眼上,毛澤東致電林彪要“化四平為馬德里”,馬德里是西班牙的首都,在二戰中,這裡發生過極其慘烈的城市保衛戰,毛澤東要求將四平化為馬德里,說明中央在東北的決戰決心。而國民黨軍也想在四平誓死抗爭,蔣介石曾說:“沒有四平就沒有東北。”雙方整整打了一個月,東北民主聯軍傷亡8000多人。最後,由於敵軍援兵來到,為保存實力,林彪下令撒出四平。
三戰四平與二戰四平不同,此戰東北民主聯軍為攻勢,國民黨軍是守勢。6月5日,東北民主聯軍總部發佈命令,由李天佑指揮的第一縱隊、鄧華指揮的第七縱隊和第六縱隊十七師組成四平攻城部隊,攻城總指揮由李天佑擔任。
6月8日,李天佑便指揮部隊包圍了四平。6月11日攻城開始。經過10天激戰,攻佔四平街西半部,殲敵6000多人。這時,國民黨軍從瀋陽等地抽調了10個師增援四平。6月25日,增援部隊逼近四平,林彪下達了撤出戰鬥的命令。三戰四平失利,林彪作了自我批評,李天佑也主動檢討,並總結了經驗和教訓。
1948年3月,東北民主聯軍已改稱東北野戰軍,東野集中了第一縱隊、第三縱隊和第七縱隊三大主力攻打四平,史稱“四戰四平”。這一戰,攻城總指揮仍由李天佑擔任。李天佑吸取三戰四平時呆板的戰術教訓,採取多點突破,命令第一縱隊為主攻部隊,從西北和正北兩個方向突擊;第三縱隊和第七縱隊為助攻部隊,從西南、東南、東北三個方向突擊。
四戰四平
3月12日7時50分,李天佑下達了總攻的命令,各個方向的突擊隊勇猛地向四平城內沖去。部隊進展迅速,好消息不斷傳到指揮所。第一縱隊4個團僅用幾分鐘就沖過了鐵路橋頭堡,從北面突破進城;獨立師有一個團從城西北角突入國民黨軍主陣地;第三縱隊和第七縱隊也分別突入城內。李天佑對參謀人員說:“指揮所前移!”戰至13日7時,第一縱隊和第三縱隊調整兵力,向最後一股殘敵發起攻擊。最後,四平被解放軍勝利拿下,一共用了23個小時。
四平解放後,李天佑指揮第一縱隊參加了遼沈戰役。此役,李天佑指揮的第一縱隊進行了大小戰鬥20多次,斃傷和俘虜敵人3萬餘人,繳獲各種槍支1.7萬多支,各種火炮392門。
1948年11月1日,東野改稱“四野”,東野第一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八軍。李天佑任軍長、梁必業任政委。李天佑成為三十八軍首任軍長。
速戰速決,解放天津:完美實現毛澤東的“天津方式”
改編後,三十八軍首任軍長李天佑和首任政委梁必業受命率部入關,參加平津戰役。
1月5日,天津前線指揮部最後決定,攻打天津以四野5個軍22個師為主。李天佑和梁必業統一指揮三十八軍和三十九軍從天津城西和平門突破,由西向東挺進;鄧華和吳富善統一指揮四十四軍、四十五軍從天津城東民權門一帶揳入,由東向西挺進;然後,兩路部隊在金湯橋會師。四十六軍,警戒塘沽國民黨守軍出援,保證主力部隊直搗天津。
受領任務後,李天佑帶領各師師長和作戰參謀來到離國民黨軍前沿工事只有1000多米的李家墳,偵察天津城西和平門外的地形和敵情。剛潛入李家墳,敵人發現了,槍彈便“嗖嗖”飛射過來,掀起的泥土和雪漿濺了李天佑一身。李天佑摸了一把臉上的泥漿,繼續往前走。警衛員急了,一把拉住李天佑:“軍長!太危險了,回去吧!”李天佑說:“再往前一點,看得清楚些!”就這樣,李天佑等又往前靠了靠,終於把和平門及緊貼的護城河都看清楚了。
從前線偵察回來後,李天佑連夜研究了攻打天津的方案。1月14日10時,總攻天津戰役打響。刹那間,炮彈呼嘯而去。天津國民黨守軍根本無法還擊。三十八軍最先攻入城防,活捉了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戰鬥打到次日下午3時,四野東西兩路大軍會師金湯橋,全殲天津國民黨守軍。只用了29個小時,天津攻堅戰勝利結束。傅作義本來不相信東北解放軍會入關這麼快,當他得知天津已經解放,便徹底失望了。1月31日,傅作義投誠,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戰役勝利結束。毛澤東把這種用戰鬥消滅拒絕和平解放的敵人的方法譽為“天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