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導報】技藝、感受性和現代詩的社會功能 —從多多的詩談起(連載一)
(連載一)
文/陳培浩
北島、舒婷、顧城、江河和楊煉——很多人對朦朧詩人的認識是從這五個人開始的,這跟1986年出版的一本叫《五人詩選》的選本有很大關係。但今天在很多專業詩歌研究者的心目中,最優秀的朦朧詩人中會有一個名字,叫多多。多多(1951—),本名栗世征,出生於北京。在白洋澱插隊時開始寫詩,回京後曾在《中國農民報》任職,後移居荷蘭萊頓,入荷蘭籍,2004年受聘于海南大學文學院。
出版有詩集《行札:詩38首》《阿姆斯特丹的河流》《多多詩選》及小說、散文集多種。曾獲首屆安高詩歌獎,第三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詩人獎,2010年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等重要文學獎項。多多獨特的詩歌想像力和藝術個性對後朦朧詩一代詩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春之舞》《阿姆斯特丹的河流》是多多的代表作,這兩首詩充分展現了多多獨特的藝術個性。在進入多多詩歌之前,先介紹孫紹振先生提出的一種詩歌鑒賞方法——還原分析法。
孫紹振先生早年在北大畢業,長期在福建工作,現在是福建師範大學非常著名的教授。當代有很多詩歌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很強,但是對文本細讀的能力,孫紹振先生可謂有口皆碑。他提出的還原分析法就是根據藝術形象提供的線索,把未經加工的原生的形態想像出來。這裡有兩個概念,一個叫做藝術形象,一個叫做原生的形態。怎麼理解呢?舉個例子,比如說臺灣詩人夏宇有一首詩叫《甜蜜的復仇》:
把你的影子加點鹽
醃起來
風乾
老的時候
下酒
我們發現短句很多,詩行並不多,這首詩如何用還原分析法呢?什麼是作者想像出來的藝術形象?什麼又是作者想像之前的原生態形象?《甜蜜的復仇》很可能是詩人面對著他的愛人或暗戀的一個影子,他只是望著這個影子,這就是原生態的形象。
你也許會想,生活中我也常常面對一個影子呀,所以你這才發現夏宇的厲害之處,在於她在一個普通無奇的原生形象中加工出一個把影子加鹽、風乾,然後老了下酒這樣一個想像。通過這樣一種還原的過程,就會更加明顯、清晰地把握到詩人這種想像力或者想像的過程。
一、《春之舞》:語言想像力的符號化
《春之舞》這首詩寫於1985年,有些詩歌寫作的時間背景是重要的,假如他面對的是時代社會的話,其寫作背景一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假如他面對自然和永恆的命題,他寫作的背景或許就不那麼重要。這首詩大概屬於後者,它書寫的是春天帶給詩人的心靈風暴和洶湧想像,它最大的價值在於展示了優秀詩人如何賦予一種情緒以具體、動感的文學符號。
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以為詩歌就是“我手寫我心”,寫詩沒有“心”固然不行,但不懂得如何將“心”文學化、符號化、想像化同樣不行,多多的啟發就在這裡。他的很多詩歌依靠的不是思想性、社會性、時代性的內涵,而是他旺盛豐沛的語言感覺,一種僅屬於詩歌自身的能力,我們稱之為詩歌本體的能力。
1、內在情感如何投射到物
先來看這首詩的第一節
雪鍬鏟平了冬天的額頭
樹木
我聽到你嘹亮的歌聲
當我們對第一節進行還原時就會發現,寫的是冬天過後剷除積雪的情境,這是無甚特別的勞動情境,當多多將它提煉為詩歌符號時,我們在第一句中遇到了一個特別的比喻——“冬天的額頭”,它的本體並未出現,但前面雪鍬一詞已經明確告訴我們本體是雪。這個比喻非常有意思,它通過肉身化的喻體,賦予了冬天一種特別的具體性。
這一節第二、三句從寫實進入想像——“樹木/我聽到你嘹亮的歌聲”,第一行是抒情主體“我”在看,第二三行變成“我”在聽,聽到的居然是樹木嘹亮的歌聲。你會覺得不可思議,但是如果你在北方居住過,春天到來之際,你的身體也像土地一樣似乎在一片死寂中復蘇過來,凍僵了一個冬天的手腳重新感到熱血的流淌,那時你大概能體會到一種想奔跑、想呼喊,想和每個人擁抱的願望。所以這時,如果有人告訴你,樹木正在引吭高歌,你大概是不會感到奇怪的。於是我們發現,這裡的藝術思維是把人內心熾熱的情感投射到物上面,這就是一種想像。
(未完待續 請關注下期第一章節 一、<春之舞>:語言想像力的符號化 2、藝術調度與野獸般的衝擊力的相关內容)
新媒體編輯:爾雨林
審核校對:東方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