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倡議是促進全球合作和共同發展的中國方案(9)
三、歷史的記憶
(之三)
編者按: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澳門導報首次將“一帶一路”选题以連載形式刊登出版,是一種新視覺、新觀念。本次首發的是從歷史與經濟關係的角度解讀“一帶一路”的文章,“一帶一路”的發展值得社會各界仔細研品,值得廣大讀者關心关注。
3.“近代絲綢之路”不可忽略
“近代絲綢之路”是歷史跨越的重要節點。“絲綢之路”是一個不斷演變的概念,包括時間、空間和內涵三大義項,交通線路是其基礎。絲綢之路集中在兩個時期,一是古代,二是當代。歷史研究員王健認為“近代絲綢之路”從“絲綢之路”到“一帶一路”倡議,是歷史跨越的重要節點。對近代特別是晚清民國的中西交通,以及古絲綢之路在近代的發展變遷有着極其密切的關聯。
從古代到當代,承先啟後的節點是近代。如果忽略近代的研究或梳理,就會斷層,“絲綢之路”的命名、探險、考察、復原、研究等,都是近代開始的。
⑴ 把漢代張騫出使西域的古道稱為“絲綢之路”
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斐迪南·馮·李希霍芬(一八三三 -- 一九零五)在一八七七年出版的多卷本《中國親歷旅行記》中最早提出“絲綢之路”這一命名,根據吳鳳鳴(中國早期地質學史)的研究,是在一八八二年出版的第二卷中提出,“把漢代張騫出使西域的古道稱為‘絲綢之路’”的,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意義深遠,其概念特指西漢張騫通使西域後而形成的以絲綢貿易為主交通線路,時段局限在兩漢。
⑵ “絲綢之路”的概念不斷證明、豐富與發展
“絲綢之路”的命名是近代開始的,不能忽略。今天的“一帶一路”倡議與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在近代的發展變遷有著緊密關聯。一九一零年,德國史學家赫爾曼從文獻角度重新考慮“絲綢之路”的概念,在他的《中國和敘利亞之間的絲綢古道》書中提出:“我們應該把這個名稱的涵義延伸到通往遙遠的敘利亞的道路上”。
把絲綢之路的西端定在敘利亞,則是因為張騫通西域不久,中國絲綢就沿著絲綢之路運到了羅馬帝國境內。因此,提出絲綢之路文化交流自中國與中亞和印度、羅馬,延伸至敘利亞,這是絲綢之路空間的進一步擴大,後來的外國探險家如俄國的普爾熱瓦爾斯基和科茲洛夫、瑞典的斯文·赫定、英國的斯坦因、德國的勒柯克、法國的伯希和、日本的大穀光瑞等,相繼在古絲綢之路上探險,發現文物古跡,不斷證明、豐富、發展了“絲綢之路”的概念。
⑶ 中國對“絲綢之路”研究始於二十世紀七十-八十年代
中國學者對“絲綢之路”研究是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期,對絲綢之路史的研究是以譯介外國學者的著作為主。一九七九年中亞文化協會成立、一九八二年-一九八八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編纂《中亞文明史》、一九八七-一九九七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實施“世界文化發展十年計畫”組織“‘絲綢之路’綜合考察”,這三大活動推動了中國“絲綢之路”研究的熱潮。
陸上絲綢之路的研究經過上面所述三次活動的推動,进入到了國際活動中。海上絲綢之路方面,泉州宋代古船、廣東陽江“南海一號”南宋沉船的發現與考古,“海上絲綢之路”線路的考察,“海上絲綢之路”申遺活動等,都極大促進國內絲綢之路研究,“絲綢之路”成為大眾關注的焦点,與中國對“絲綢之路”研究的開展是分不開的。
(連載,未完待續)
李芏巍,中國物流策劃研究院與中物策(北京)工程技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物流與供應鏈智庫核心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