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國家物流樞紐中“生產服務型”的價值與生命力(連載三)
作者:李芏巍 李學民
摘 要: 在國家212個物流樞紐佈局規劃的6個類型中,“生產服務型”數量上排二,僅次於“商貿服務型”。當前,在城市進一步深化的大背景下,以“生產服務型”為載體的物流業與製造業的互動發展模式,是參與塑造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必然之路。本文在更加系統、準確的理論框架下審視“生產服務型”,對此做了全面解析“生產服務型”理論,為解決生產製造業的產業鏈供應鏈問題,得出有價值的新發現,揭示生命力的特徵。隨著實踐而呈現出“生產服務型”的生命生機與價值活力,提供了產業鏈供應鏈指南和綱領,為“生產服務型”物流樞紐城市發展提供頂層設計指導。文章以科學的態度和學風去體悟“生產服務型”,解答雙循環新時代的新課題、新境界、新高度,正是二十大中提出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的理論支撐的依據,這對我國物流學科的完善和國家物流樞紐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續上期二、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的背景②)
二、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的背景③
筆者始終堅持以產業互動為支撐的理念,始終關注傳統製造業和物流業的聯動關係,並在具體物流項目實施過程中不斷驗證和調整,“生產服務型”理念取得的良好回饋也印證了思維方向的正確性,對此作更進一步的解拆。經濟發展融入全球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產業轉移通過在市場運作下物流與供應鏈成本是擺在檯面上現實困境的糾葛,是導致產業轉移停滯的一個重要的根本原因,對此,需要理性看待地區差距。困境如何反轉,是產業轉移中重要策略,這種策略核心在於轉移後產業鏈與價值鏈有理想的上升空間。產業轉移物流領域與生產領域密切關聯,產品原料與成品能夠及時採購與供應並及時運達,供應鏈強有力效能是可以支撐產業鏈與價值鏈上升空間。所以,眾多以承接產業轉移為重要發展動力的產業園區往往需要周邊有物流基地,期待物流基地拉動區域內物流質量的提升,這就為產業轉移重要策略找到源泉。
城市在共融性和市場共生性地發展與強化,凸顯出區域合作、協調發展,形成強有力的對話,減少直接交換的成本,在資源分享和經濟共同體形成過程中,將產生更加重要的腹地作用。產業轉移焦點向物流服務提升,符合融入市場經濟變化的基本軌跡,這為“生產服務型”賦予價值意義與巨大活力。
物流樞紐順應社會大分工的需求,將生產製造業融入,兩者形成相互包含的不可分割體——“生產服務型”。“生產服務型”主要圍繞以製造業基地、產業集聚區等為核心,能夠為工業生產製造、農業生產以及商貿流通業提供原材料零部件供應、半成品、成品、商品的運輸、分銷、倉儲、配送等一系列的供應鏈全鏈式服務,以製造企業為核心和以供應鏈服務企業為核心的優化合力,形成全球供應鏈體系的“雙核”疊加,是新模式、新產業、新格局下高效配置和利用資源的必然發展,彰顯產業鏈供應鏈的底蘊。解答新時代的新課題、新境界、新高度,正是二十大中提出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準的理論綱領所述。
(未完待續。歡迎關注下一期 三、國家物流樞紐“生產服務型”概念、特徵與內涵 掃描二維碼進入官網閱讀完整內容)
編 輯 |李偉強
新媒體 |東方曉雲
審 校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