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專題】與釋智明師父切磋中國傳統哲學精神(連載二十二)
(唐鹹正)
(連載二十二)
編者按:
本報自019061期开始,一連三期刊載了釋智明師父的《探析中國哲學精神》一文(掃描下方二維碼可進入官網閱讀),文章引起學界關注及相關回應。本報自019070期開始連載由我國資源經濟學家及長期從事哲學研習學者唐咸正先生撰寫的《與釋智明師父切磋中國傳統哲學精神》一文,旨在建立一個對話、探討之平臺,令更多的學術觀點和學術精神在這裡碰撞出新的火花。此亦為《澳門導報》辦報之宗旨與初衷。掃描文章下方二維碼進入官網閱讀文章完整內容。
续上期3.用评价把握中国传统哲学精神的意义或价值之(3)中国传统哲学精神价值评价 C.中国传统哲学精神价值评价方法论之(a-1)
(3)中國傳統哲學精神價值評價
C.中國傳統哲學精神價值評價方法論
(a-2)、與哲學世界觀有著自已的基本問題一樣,價值觀也有著自己的基本問題。已故哲學大師張岱年先生就曾認為我國古代和西方的價值觀都主要是圍繞著群己、義利、理欲、德力等關係展開的,不同的學派對這些關係的雙方側重不同,並展開爭論。
如我國古代,在群己關係問題上,墨家主張 “兼相愛,交相利” ,注重個人與社會的統一,而法家則將兩者完全對立起來,強調整體利益,“公私相背”, “廢私立公”;在義利關係上,孔子宣稱“義以為上”,而墨家則認為 “義,利也”,“重利” 就是 “貴義”;在理欲關係上,朱熹認為“修德之實,在於去人欲,存天理”,戴震則提出“理存乎欲” ,主張“欲中求理” ;在德與力的關係上,孟子推崇“以德服人”,法家韓非則認為“古人亟于德,中世逐于智,當今爭於力”,王充則主張“德力具足” 。(以上轉引自陳龍章等著:《價值觀研究》,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第13-14頁。)
進一步分析這些爭論就會發現,它們無非反映了人們在“是重個人的價值還是重群體的價值”, “是重物質的價值還是重精神的價值”上有不同的主張而已。顯然,這不僅為中國傳統哲學精神價值評價指明了基本的方向——價值觀基本問題,還提出了一系列與之關聯且值得深入探研(含評價)的命題。而諸子在群己、義利、理欲、德力等關係上展開爭論時,各自所持的主張,其實也就是各自所持的評價方法準則。
(b)評價的四項基本社會功能是怎樣為判斷、預測、選擇和導向中國傳統哲學精神價值提供思維工具的?這是因為評價的判斷功能對中國傳統哲學精神這個價值世界中的各種、各個精神(注意:因為中國傳統哲學的特質,至使這些哲學精神常以信念、信仰和理想的形態集中地表現出來)價值的性質、特點等都能作出判斷;評價的預測功能則能通過對重新詮釋、改進或創新等形式形成的客體(也通常以信念、信仰和理想的形態表現出來)的價值作出判斷,來確定哪些事情是應當爭取的,哪些事情是應當避免的,並最終使選定的實踐目標達到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統一;評價的選擇功能則能將同樣具有價值的客體進行比較,確定其中的哪一個更有價值,更值得爭取;評價的導向功能則能以人類活動的理想目標——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統一——作為整個價值創造活動過程的導向,最終達到以最小的付出實現預定的價值目標。
(未完待續。請繼續關注下期:3.用評價把握中國傳統哲學精神的意義或價值之(3)中國傳統哲學精神價值評價 C.中國傳統哲學精神價值評價方法論之(c))。
編 輯 |李沁
新媒體 |李偉強
審 校 |肖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