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國家樞紐城市建設 對投資與消費的拉動具有“乘數效應”
(連載四)
(續上期三、.協調推進國家樞紐城市建設)
四、國家樞紐城市探索新技術落地
(1)新一代通信技術對國家樞紐城市的影響
提升智慧發展水平。加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推進基礎設施數字化、網聯化。推動衛星通信技術、新一代通信技術、高分遙感衛星、人工智能等行業應用,打造全覆蓋、可替代、保安全的行業北斗高精度基礎服務,推動行業北斗終端規模化應用。國家樞紐城市的模式上將以加強區域內整合優化,勢必讓新技術得以拓展和普及,新一代通信技術為國家樞紐城市發揮重要保障作用。積極對接新發展戰略,搶抓政策機遇,放大優勢。加速數字化轉型,充分利用新發展格局紅利,更好地融入“雙循環”體系。
(2)驅動集成技術應用
提升產業國際化能力,培育產業市場主體,支持整合國內國外資源,發揮規模經濟優勢。國家樞紐城市分擔著政府的職能,承擔社會的基礎功能。以產業集聚為中心,主要體現對新技術的智能獲取、智能傳遞、智能處理、智能運用的智能機理的特點,通過全球物資的產地、銷地、集散地來構建全球供應鏈網絡。
(3)驅動智能化管理功能
在決策和管理上體現政府的行政領導,在經營服務上挖潛和發揮市場的功能,建立的扁平式結構。利用智能系統的智能機理即運用智能技術“八個強調”,即強調數據集成化,強調網絡協同化,強調決策智能化,強調運籌智能化,強調運營環節一體化,強調系統的層次化,強調靈活調節柔性化,強調促進經濟和資源配置實現社會化。
(4)驅動和支持新技術的智能化
加強政策引導,圍繞制約產業發展面臨的系統規劃、空間佈局、資源整合和發展方式等問題精准發力,加強頂層設計,提升服務能力和效率能力,降低成本,減輕資源和環境壓力。新技術智能化的知識與掌握,智能化將全覆蓋,人工、個人、企業、組織、工具、技術、社會、交通、城市、環境“智能”等,以人類的智慧解決未來經濟發展中的各種難題。
(5)帶來價值將大大釋放
鼓勵交通物流融合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新一輪技術發展所衍生下的“無人駕駛與新能源載重貨車”是一項前沿科技,技術焦點在於“車”與“環境”,新技術將有可能是引發未來交通物流變革。積極對接新發展戰略,搶抓機遇和優勢帶來價值將大大釋放。
(6)構建雙向互濟聯動的開放格局
國家樞紐城市以及對外門戶、大通道建設,構建雙向互濟、內外聯動的開放格局,打造全球競爭力。海陸空鐵“四港聯動”,國際大通道通暢,構建形成內暢外聯、東西互濟、陸海統籌、多式聯運、智慧高效的全球供應鏈體系。物流強國本質服務於全人類,結合一帶一路及人類共同體建設,更具大國擔當。
(7)提升發展空間上下功夫
擴大良好區位優勢,提升發展空間上下功夫,推動產、貿、科、城融合發展,向“新氛圍培育”轉變,對外開放深度融入雙循環。圍繞發展積極探索,營造良好地經濟發展的制度環境。在促進產業集聚上下功夫,堅持精准招商與騰籠換鳥相結合,招引培育更多產業鏈互補、上下游融合的項目,吸引產業聚集,努力打造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建成現代化國家樞紐城市智能化與綠色化水平居世界前列,全面適應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樞紐向“產業化、集群化、高端化、國際化”發展方向,滿足國家樞紐城市發展的要求,有力保障並支撐我國經濟繁榮。
(8)未來前景可期
努力實現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推動高品質新發展格局。推進中歐班列和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口岸運營能力,打造內陸地區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通道。為發展雙向型經濟提供有力支撐。
國家樞紐城市進入起步階段,一個新的亮點,將為世界和平發展增添新的正能量,前景值得期待。(全文完)
作者簡介:
李芏巍教授,中國著名專家,中國城市發展戰略與產業園區策劃規劃專家及應用領域實戰領軍人物,業界聲望與影響極大:被譽為 “中國物流策劃第一人”、“物流樞紐案例化專家”和“中國園區思想者”。現職:中物策(北京)工程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廣州大學建築設計院物流規劃院院長,中國物流與供應鏈智庫核心專家;兼職全國性和省級的行業學會、協會、商會等職務若干。出版專著書籍有《新基建(學習手冊)》、《物流》類4部、《電商》類3部、《快遞》類5部、《職場之道》類4部等近20部,發表學術論文和全國獲獎課題與論文上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