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論壇】 棉布口罩防病毒,效果不輸N95(三)

发布时间:2021/10/25 点击数:

來源:《返樸》(微信ID:fanpu2019)

原創 小葉  


導語:

防不勝防的新冠病毒變異株仍然威脅著人類世界,我們不得不繼續堅持“防護三件套”: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和注意個人衛生。

在國內,佩戴口罩已成為多數人的日常生活習慣。目前市面上口罩種類繁多,供應充足,一次性防護口罩、防霧霾N90、N95口罩、可水洗重複使用的口罩等等。但在疫情初期,曾有一段時間全球口罩供不應求。那時,有一群科學家,他們想出辦法自製口罩,同時還找到了可有效抵擋新冠病毒顆粒的最佳面料。


(续上期)

那麼,N95口罩是怎麼做的呢?N95口罩的原型來自於1958年美國時尚編輯Sara Little Turnbull的女性內衣罩杯設計思路,經過不斷改造,最終成型的口罩可以阻擋95%與新冠病毒顆粒大小相當的氣溶膠。一般來說,單個病毒顆粒直徑約為110納米,但據Zangmeister的記錄,新冠肺炎患者呼氣中的病毒團包裹在蛋白質和鹽分內,直徑最大可達一兩微米。工業上製作N95口罩時,會使用熔融吹塑擠壓法(melt-blowing extrusion),讓N95的塑膠纖維變形,如此一來,厚度不一的纖維束混合在一起,形成不同形狀及紋理,這一雜亂的混合織裡讓氣溶膠無法通過口罩。


Vicenzi團隊的結構成像揭示了布口罩不遜於N95口罩的防病毒顆粒機制。像法蘭絨這種常見的布料,內部結構介於N95和滌綸之間。儘管其纖維是按照一定模式編織起來的,但仍然非常不規則。這是因為在法蘭絨的編織過程中,纖維束會從表面凸起,形成所謂的“絨毛”。研究人員推測,這種毛絨絨的表面不僅給布料提供了柔軟的觸感,還能像N95口罩一樣捕獲更多的氣溶膠顆粒。Vicenzi表示:“法蘭絨就是紡織界的N95。”


2021年3月8日,團隊的第二篇文章發表在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ACS 應用納米材料》)期刊上[2],進一步揭示了棉布口罩的另一優勢:濕度加強口罩保護效力。


他們模擬了人呼吸時的高濕度環境,發現包含新冠病毒的飛沫來襲時,親水性布料(如純棉布料)的過濾效果會增強。原理比較容易理解:我們呼氣的濕度為100%,棉布口罩又具有吸水性,纖維吸水後大幅膨脹增粗,使微小的內部空間更為狹小,氣溶膠愈發難以穿過口罩進入鼻腔。


與此相比,N95口罩採用的合成塑膠纖維則是疏水的,我們呼出的水汽會凝結在口罩內側表面。Vicenzi打了個比方:“……就像嗡嗡飛的昆蟲撞上了捕蠅網,一接觸網的表面就被牢牢困住。”同理,在棉口罩內部極為潮濕的環境中,氣溶膠顆粒因吸水而變大,最終而困陷於狹小的空間中。


不過,這並不表示佩戴口罩前需要用水浸泡一下,而是說如果你一直佩戴棉布口罩,隨著時間延長,口罩內濕潤的過濾層會增強病毒防護效果。


澳門導報

《返朴》:科学家领航的好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