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爭鳴】新詩為什麼沒有大詩人?(一)

发布时间:2021/09/13 点击数:

西 渡


新詩自誕生百年來,一直危機不斷。在各個不同的時期,都有人宣稱新詩將死或者新詩死了。這種說法不但在一般讀者中有市場,一些著名的文化人乃至文學、詩歌研究的專家也持類似的看法。1950年代錢鐘書曾對來訪的美國客人評價新詩說:“50年以後就不會有人再聽到這些東西了。”儘管新詩已有眾多優秀的作者和作品,但對於那些懷疑新詩的讀者和批評家,這些都不夠。他們會用不屑的語氣反問道:“新詩有李白嗎?有杜甫嗎?”——當然如此反問的時候,他們忘了舊詩在更長的時間內也沒有貢獻出另一個李白,或者另一個杜甫。但無論如何,沒有公認的大詩人要算是新詩的軟肋之一。


新詩要得到完全的承認,還需要跨越這樣一個關口——以一個或數個眾望所歸的大詩人,征服讀者和批評,特別是那些新詩的懷疑家,同時為新詩提供一套建立于現代中國獨特經驗和現代漢語自身獨特性基礎上的審美的、詩藝的標準,這些標準要能使新詩既有別于古漢語詩歌,同時又獨立于西方現代詩歌。迄今為止,新詩人朝向這一目標的努力還未成功,至少還沒有那種公認——這種公認應該包括詩人、讀者、批評三個層面——的成功。


海子認為在成就偉大詩歌方面,從浪漫主義以來,西方詩人經歷了兩次失敗。海子的偉大詩歌是指但丁、歌德、莎士比亞這類他稱為詩歌王者的創造,這類詩歌王者本身乃不世出的天才,除此之外,成就他們還需要多種歷史條件的配合,在一個並不算太長的歷史時期內,失敗實屬必然。我這裡所說的大詩人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指一個時期內為讀者、詩人、批評幾方面所公認,詩歌成就可以匹敵同時期世界上最優秀詩人的作者。回顧百年新詩史,中國現代詩人在朝向這一目標的道路上可以說已經經歷了多次失敗。


第一次失敗是現代詩人的失敗。從1918年新詩初創到1949年,現代詩人實現這一目標至少有過三次機遇。第一個機遇屬於郭沫若。郭在感受性、想像力、語言敏感性、學養以及綜合能力(抒情、戲劇、敘事兼長)上都顯示出大詩人的氣象,但他在《女神》之後向標語人、口號人的急速轉向,使新詩喪失了這第一次機遇。


第二個機遇屬於艾青。艾青以美術出身,因為入獄的緣故,不得已以詩筆代畫筆,在數年之內迅速征服詩壇,不能不說具有過人的才華,而且他在歐洲學畫階段直接接觸了當時法國的後期象徵主義,對蘇俄未來主義也有所瞭解,可以說站在當時現代詩發展的前沿。但是,艾青1941年到延安以後,便發生了既有詩藝和解放區所要求的大眾主題的矛盾,詩人向後者的妥協導致其詩藝迅速從抗戰初期的高峰滑落,其獨特個性也隨之萎縮。


第三個機遇屬於穆旦,穆旦直接師從英國現代詩人燕卜遜,對當時英國最先鋒的詩潮和詩藝有深入瞭解,加上其誠摯的人格和豐富的戰時經歷,可以說具有成就大詩人的優越條件。但出生于1918年的穆旦,歷史給他的時間太短暫了——現代詩歌創造的規律很難允許一個人在三十歲之前完成大詩人的成長過程。此外,新月的兩員大將,徐志摩、聞一多先後死於非命,使他們過早退出了競爭大詩人的行列——實際上,徐、聞即使不死,從其既往的詩歌氣象來說也很難擔此重任。馮至、戴望舒、卞之琳等在詩藝上各有所長,但以大詩人的要求衡量,則都顯得格局有限,而且他們最好的作品都完成於四十歲前,卞之琳更是在三十歲前,此後便都走了下坡路。


 (未完待續 請掃描二維碼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