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樹下】抬頭看見薩迦 (連載五)

发布时间:2021/01/13 点击数:

(連載五)


文/圖 文舟


(續上期)

回到賓館,與丹增談起煨桑時遇到的益西,丹增就說他知道這個女人,說她是一個非常虔誠的信眾,說她生活的不易。丈夫喜歡喝酒,且很少勞動,三個兒女都在讀書。益西既要種好青稞還要放好羊,有時候還要帶著孩子上山挖蟲草。有一年益西在薩迦寺外的路上撿到一個裝有現金的錢包,她很快就把錢包交給了寺管會。後來有人戲謔地對她說,你這麼窮為什麼還把那麼多錢交出去呢?益西說,別人的東西,如果占為己有就會破壞了善信,就對不住自己這麼多年的修行。聽到這裡,我有想再去看看益西的衝動。


澳門導報


我還是先到了北寺遺址。從山包的一個豁口上去,有零亂的小路,分不清哪一條正確,加上每條道都很陡,我只能在一個個裂隙間躡行。


直到站在山腰,一眼把薩迦古城看成一方玉璽戳在沖曲河左岸,心存小小的得意。低頭,雖然看不到經文的史骨,斗拱的碎片,我仿佛看見匠師、僧人就在那裡忙碌不停。四月不是懷舊的時光,但我好像聞到了幽涼的芬芳。儘管那些灰白地上的歷史蹤跡早已被時光掩埋。也正是這山灰白土,留下了像候鳥一樣的遊牧民族,他們在這裡剪毛織毯,生兒育女。


現在,北寺也納入複修計劃,不過,幾年之後的北寺不是燒香朝佛的寺廟,而將是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八思巴英雄靈魂有所歸依。那時,北寺與薩迦五祖白塔、仁青崗尼姑寺就連成一線成旅遊的重點了。


佛學院屬於北寺遺址中的一部分。我去的時候,年輕的學員們正在辯經。尚未發芽的樹林裡,是一抹橙色,此起彼伏的擊掌伴著提問,有人蹙眉,有人出口成章,還有人若有所思。


天南地北的學員,背景不同生活方式不一樣走到一起就是佛的恩寵的孩子,他們有時聚在一起聊天,有時候又在學習上比拼,有點緊張吧。


澳門導報


我問其中一位來自芒康的學員,他說不緊張,只是有時候想家,他已經一年多沒回芒康了。是的,他記得鞭梢有咩聲四起,記得阿媽背著水筒日日往河邊走去。他記得風吹累青稞就開始成熟,記得剛來佛學院第一夜的失眠,只到群星一哄而散,剩些寡淡的月色。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