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導報】教育救國 铸民族之忠魂(一) 謹此紀念辛亥革命先驅陳炳煥先生逝世一百周年(1920-2020)
黃陳兩家的深厚革命情
黃柏禹(黃興先生曾孫)
黃興是辛亥革命偉人,中華民國開國元勳,是“被推為歸國實行革命第一人”的民主革命家,和孫中山並稱為“開國二傑”。“無公則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這是近代民主革命家、國學大師章太炎為黃興題寫,盛讚其開創民主共和的偉大歷史功績,為中國推翻帝制、實現共和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陳炳煥,字樹藩,1860年5月出生於湖南湘陰縣界頭鋪。國家當時正值內憂外患之際,其認為“強國先要強自我”,遂決心發奮讀書,立志將來要為國家謀大事。1900年,陳樹藩以“才識出群,自行不苟,好學深思”之才,被省學政帶薪保送入武昌兩湖書院就讀。1906年清政府學部為加強對留日學生工作的統一管理,正式成立“日本留學生管理處”,陳樹藩被派赴日本,任湖南留日學生監督。
1907年陳樹藩為奉天圖書館館長兼官書局總理,負責主持籌建奉天圖書館之一切事務。1909年,譚延闓和陳樹藩與貝允昕等在簡易師範基礎上續辦湖南中路學堂。1909年立憲運動在全國興起,湖南諮議局成立。譚延闓舉為諮議局議長,陳樹藩被選為副議長成為湖南立憲派首領人物之一。譚延闓出任湖南軍政府都督後,陳樹藩接任財政司司長、湖南國稅廳籌備處處長職務。
1911年陳樹藩接任財政司司長、湖南國稅廳籌備處處長職務。1920年6月張敬堯被驅,譚延闓第三次督湘。8月陳樹藩以眾望所屬,被請出山,帶病再次擔任湖南省財政廳廳長。解放後,程潛曾稱道:“辛亥建元以來,湖南官吏不愛錢,能稱好官廉吏,不負革命宗旨者為陳樹藩一人,使人人如彼,則湖南以至天下事俱大可有為矣。”
黃興先生與陳樹藩先生同處於國家內憂外患、民生痛苦、軍閥混戰之時代。黃興先生為振興中華,“推翻滿清,建立共和”,為辛亥革命和民國成立建立了不可磨滅之功勳。陳炳煥則引領幼弟陳季藩及陳嘉祐、陳嘉會、陳嘉任、陳嘉勳、陳嘉立、陳嘉祺等子侄跟隨黃興投身革命,為辛亥革命和民國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黃興革命的一生當中,陳家兩代人一直跟隨其左右參與,同甘苦,共患難,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和世家情緣。
1902年,陳樹藩之胞弟陳季藩與黃興一同被選送東渡日本留學。此後陳樹藩與黃興同受聘於明德學堂任教,一起宣揚革命、聯絡同盟。1904年,以黃興為會長的華興會成立,並提出了“驅除韃虜,復興中華”革命口號。陳炳煥及其長子陳嘉祐、幼弟陳季藩及其長侄陳嘉會等均參與其中。由於洩密,1904年的甲辰起義失敗。一時間腥風血雨,黃興遭清政府懸賞緝拿。陳嘉祐與黃興一同亡命日本,陳季藩本欲同行,因突發疾病,只好暫避鄉裡。
此時,黃興十二歲的兒子黃一歐亦遭受牽累,隨時有被抓捕之危險。陳樹藩讓黃一歐躲在南門晏家塘的家中,後又將其轉移至南陽街張鬥樞辦的書店樓上藏匿,並囑其勿露面下樓。風聲越來越緊,長沙城內已無法立足,陳樹藩將黃一歐轉移到善化縣廖家河外祖母家,最後躲至東鄉二姑家中。直至1905年秋末冬初,黃一歐才同湘潭黃積成一起去日本。
其時,避於鄉下的陳季藩病情每況愈下,因謀事未達、思念同盟而焦慮至極,至病情加劇。心急之下,於1904年11月29日晚上,病榻上的陳季藩強起繞室呼號,最後擊床嘔血致死,情形悲壯,年僅24歲。7年之後,季藩傾力一生為之奮鬥的民國得以成立。民國4年黃興先生在一次海上之行時與陳嘉任同行,追憶與陳季藩共同相謀的革命往事和未達之宏願,不舍之情溢於言表,唏噓淚灑當場,並承諾要為陳季藩撰寫傳記。但此諾因黃興先生早逝而未能如願。
1911年黃花崗之役以後,19歲的黃一歐由香港亡命東京。是年夏天,同盟會派一批同志回湘。黃一歐化名黃祖光,與陳氏兄弟嘉任、嘉立以及劉大輝、劉況等人由東京回長,住於明德學堂。他們聯絡長沙同盟會會員,並以成立野球會(棒球)為由招收青年學生以聯絡團結同志。但不到一個月,便有人告密稱有革命黨活動,黃一歐等遭通緝。一時間風聲鶴唳。陳嘉任遂緊急求助於父親陳炳煥。陳樹藩時任湖南諮議局副議長,其出面協助與安排,助黃一歐等匆忙逃離長沙,赴日後脫險。
1912年4月,陳樹藩加入同盟會,並任同盟會湖南支部總務部長。同年8月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9月湖南成立國民黨支部其任支部會計長。
1913年3月3日,陳樹藩與宋教仁、龍璋等發起成立“湖南各團聯合籌邊會”。未久,宋教仁在上海遇刺身亡。陳炳煥遂響應中山先生和黃興先生的號召反袁,遭到通緝。當年5月其去職離湘,赴滬參加反袁活動。
黃興先生去世後的亂世之中,陳樹藩始終牢記黃興先生在1916年7月15日的複電中的囑託:“公等苦心謀湘,屢經事變,卒賴維持,深感敬佩”,並希望“安桑梓,保大局,望毅力主持,妥為佈置”,為穩定湖南,為最終實現南北統一,實現共和,在極其艱難的情況下,盡力為之。黃興敬重陳炳煥尊稱他為“樹老”,陳樹藩及其子侄亦一直追隨於黃興,兩家人結下了深厚之革命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