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日記】(摘錄)二本營的夜晚 黑夜中仰望星空(4)
【珠峰日記】(摘錄)
編者按:
2020珠峰高程測量工作已拉開帷幕,珠峰高程測量的核心是精確測定珠峰高度,這同時也是一項代表國家測繪科技發展水準的綜合性測繪工程。澳門導報從19027期開始刊載中國自然資源報社首席記者王少勇的【珠峰日記】。流覽往期日記請登陸本報官網:am-zm.com學術與觀察/百家專欄。
5月9日 珠峰二本營 晴
作者:王少勇
來源:中國自然資源報
一夜嚴寒,風不住地往睡袋裡鑽。早晨天晴風靜,珠峰頂上沒有一縷雲。這時一架飛機從藍天飛過,如鷹一般,那是中國地質調查局的“航空地質一號”,航空重力測量是2020珠峰高程測量的新手段。
這是我國首次在珠峰區域開展航空重力和遙感綜合調查,一方面填補了相應資料資料空白,另一方面也將提升珠峰地區大地水準面模型的精度和解析度,也就相當於提高了珠峰高程測量的精度。
上午得到一個不好的消息,昨天早上,6名修路嚮導、7名北坳運輸人員、20名海拔8300米運輸人員從6500米前進營地出發,攀爬北坳冰壁,當他們攀登到海拔6700米的時候,發現攀登路線上雪比較深,有流雪雪崩的危險,於是撤回。今天發現雪崩危險依然存在,指揮部決策,全體隊員下撤大本營。
上午得到登山隊下撤休整的消息後,昨天上到東絨3點的隊員謝敏和王戰勝也收到了下撤的指令。我們暫時不能到東絨3點去了,但我想既然收拾好了,就都帶上了吧,到了二本營再說。事實證明我有點輕視從大本營到二本營這段路程,因為上次走得並不累。但負重行走是完全不同的體驗,背著15公斤重的行囊,感覺背後總有力量在拉著我,又頂著風,剛走了一公里就感到肩部疼痛,大口大口的喘氣,每上一個陡坡都會有一會兒喘不上氣來。那時我就想,測繪隊員們平時背負的儀器,重量和我的行囊差不多,他們攀爬的山坡比我今天攀爬的更陡峭,走得路比我今天的更長,不免又感到敬佩。不過今天我走得並不慢,周磊說他用了1個小時10分鐘,我大概比他晚5分鐘看到二本營的旗幟。
上來時風大,我怕著涼,沒脫羽絨服,結果內衣全濕透了。到了二本營,風一吹,特別冷。我鑽進倉庫帳篷,坐在那裡瑟瑟發抖。
晚飯,二本營大廚劉澤旭做了麵條,臘汁肉麵條,味道特別好。一碗熱麵條,對此時的我來說簡直是人間最美好的東西。剛吃完麵條,謝敏、王戰勝冒著風雪從山上下來了,和他倆走在一起的還有任秀波,他從6300米下來。
夜晚,柴油發電機的電只接到倉庫帳篷裡,用於給測量儀器充電。不到10點,就聽到發電機的聲音蔫了下來,沒油了,所有電子設備都無法充電了。和他們聊到11點,我說我要去寫日記了。雖然帶了電腦,但沒有網路又無法充電,乾脆用手機寫吧。
在二本營的第一個夜晚一定會令我印象深刻。有些艱苦,不切身體驗是難以感受的。都說大本營艱苦,和二本營相比,大本營就是“天堂”。和交會點相比,二本營又是“天堂”。無論多麼艱苦,兄弟們總是那麼樂觀豁達,深深令我感動。
風吹著帳篷作響,旁邊一個個帳篷裡,睡著一個個疲憊的兄弟,他們今天大多走了很遠的路,並且已經累計在二本營住了一個多月。翻過我旁邊的山梁,就能看到美麗的絨布冰川,如今,下方的冰雪已經融化,一塊塊翡翠般的冰磧湖。而我的頭頂是滿天繁星,真好,今天堅守在東絨2點的李飛戰和孫文亮能順利完成天文測量任務了。
(圖文資料來源:中國自然資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