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導報】莫高探秘原来敦煌石窟是这样建造起来的(七)

澳門導報官網澳門導報 发布时间:2020/01/03 点击数:

原創: 杜永衛

(之七)

編 者 按

敦煌石窟有無窮的奧秘,自一九零零年藏經洞發現以後,這座沉睡已久的千年寶庫蜚聲海內外,吸引了無數的人們前來探索他的奧秘。本篇作者杜永衛先生,在敦煌學習、研究、探索石窟四十年,對石窟彩塑、壁畫的臨摹複製以及文物修復都有著深入而獨到的認識。請讓我們跟隨他的這篇文章,瞭解一下敦煌石窟是怎麼建造起來的。

如希望閱讀全部連載,請瀏覽本報網站www.am-zm.com 史藝與國風/技藝傳承】欄目

(四)

塑造佛像

在石窟建造中,塑匠主要負責窟內的塑像製作。敦煌石窟的佛像主要是敷彩泥塑,塑匠主要承擔泥塑和彩繪,有时也請畫匠承擔。彩塑製作的程式為搭骨架、制泥、塑造、敷彩四個階段。從莫高窟一些殘破的彩塑上窺知,其選料、配方、工藝、手法、用色等方面的獨特之處,是它歷經千年還多保存完好的主要因素。

敦煌彩塑製作技藝的內容和特點

敦煌彩塑製作技藝的內容,主要體現在骨架、制泥、塑造、敷彩四個方面。從莫高窟一些殘破的彩塑上,可以看到其從綁紮骨架,到塑製成形、然後著色描繪的全部製作過程,其製作工藝具有鮮明的地方特點。

1、骨架

骨架根據泥塑體量大小分別採用木胎、木架、石胎三種結構,最多的是木架。

木胎結構:小型彩塑多用木料削成人物的大體結構,再薄薄塑上一層細泥。這些木胎本身已具備人物形體的基本結構和生動的姿態,使後期的塑造工藝相對輕鬆自如。其製作工藝在其它地方不多見。

木架結構:中型彩塑骨架大多取材于紅柳等樹木,根據塑像造型需要紮制。敦煌古代匠師最善於利用樹木,他們選用適當彎曲的樹木枝幹或根莖,稍加斧鑿,即鮮明生動地展現出人物身體的曲線動態。特別是紅柳這種沙漠野生植物在敦煌隨處可見,古代匠師隨手采來都是上好的骨架材料;其枝幹根莖彎轉曲回,可根據其生態形狀“應物相形”作為軀幹肢體骨架;其枝條強韌,可任意烘烤彎曲,亦可作為手指、飄帶的骨架。此外還有以圓木削製成有榫的手臂形狀的構件,外面包上麻布,再加泥塑,類似傳統木胎包紗的製作方法。骨架上還安裝有橫向的木鍥,從塑像背後固定在崖壁上鑿出的樁孔裡。

石胎結構:高達二、三十米的巨型泥塑,採用木制骨架會不堅固耐久,因而在開鑿洞窟時預留塑像石胎,然後在石胎上鑿孔插樁,再於表層敷泥塑成。

2、制泥

一件理想的彩塑作品,制泥的功夫和塑造功夫同等重要。敦煌彩塑的制泥,採用當地河床沉澱板結的細土(澄板土),加入適量的黃沙及麥秸、麻刀、棉花等植物纖維摻水和制而成。

由于澄板土胶性差,还需在表层塑造的细泥中加入适量的蛋清、米汁,经过这种处理方法,塑造出的彩塑泥胎收缩小、不开裂、坚固耐久,表面质感光洁莹润。敦煌彩塑的制泥方法与一般泥彩塑在石板上用木棰反复锤砸所制的软泥完全不同,这是敦煌彩塑制作过程中,因受干燥气候容易脱水以及土质的局限而被前人总结而成的一种当地特有的工艺,其坚固程度更高。

(未完續待)


莫高探秘(一)

莫高探秘(二)

莫高探秘(三)

莫高探秘(四)

莫高探秘(五)

莫高探秘(六)

莫高探秘(七)

莫高探秘(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