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導報•史海鉤沉】紀念常書鴻誕辰120周年特輯 ---拜讀常婷婷著《記二叔常書鴻》(一)
前言:
敦煌守護神常書鴻先生是20世紀世界公認的藝術巨匠,在繪畫、學術、文物保護等方面無不取得卓越成就。常書鴻先生的聲名隨敦煌學遠播中外,但他的許多生平之事卻鮮為人知。本文重新厘證了常書鴻先生赴法留學的時間,讓這段奇幻之旅更加準確而生動。
念茲在茲,值此常先生120周年誕辰之際,其子常嘉皋將父親一生的故事和堂姐回憶二叔常書鴻的文章彙集於此,將常書鴻先生傳奇而艱辛的一生呈現在世人面前,謹以此文,抒發對常書鴻先生的哀思和無盡的緬懷之情。(馬良寶撰)
文/常嘉皋
今年是我的父親常書鴻誕辰120周年,1904年4月6日,父親誕生于杭州的西子湖畔。
為了表達對父親的敬仰與追思,我在準備撰寫紀念緬懷父親文章時,想起了我的堂姐常婷婷,她是我大伯常書林的大女兒,今年已經90多歲了,我早就聽說她在香港的《大公報》發表過介紹我父親的文章。
婷婷姐告訴我,她撰寫的《記二叔常書鴻》於1985年11月8日在《大公報》開始刊登第1篇,一共連續刊登了14天。
(編者:篇幅所致,文章略有刪減。以下是常婷婷女士之懷念文章連載)
《記二叔常書鴻》(節選)
(常婷婷)
(一)
提到常書鴻,人們就自然想到敦煌;看到敦煌壁畫就自然想到常書鴻。常書鴻與敦煌幾乎已熔為一體。常書鴻與敦煌共同生活了近半個世紀。在這半個世紀裡,他曾經走過多少坎坷不平的道路。為了保護和研究敦煌藝術,他付出了畢生的精力與接二連三的家破人亡的悲劇。
由於戰爭、“文革”、生活和工作,我與二叔相處的日子可以說少之又少。但是從小我父親(二叔的哥哥常書林)就以二叔艱苦奮鬥、不怕艱難、獻身藝術的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鼓勵我、教導我。他成了我們常家人艱苦奮鬥的精神動力。
1904年,二叔出生于杭州西子湖畔的一個開始沒落的滿族大家庭。他從小就喜歡繪畫,常常一個人拿了畫板到西湖旁寫生。
二叔在青少年時曾經在《東方雜誌》上看到一些法國西洋畫的複製畫片。他非常欣賞那些具有高度寫實和表現力、色彩魁麗的西洋繪畫。這些繪畫,吸引著他夢想有朝一日能到西方學習油畫和壁畫技法。由於那時家庭生活很窮苦,沒有錢,命中註定這種夢想是很難實現的,為此二叔很苦惱。
從那時起,他開始積蓄旅費,他想辦法出售自己平時在西湖邊畫的風景畫,並且用木炭擦筆劃人像畫(這些畫都是為死人遺像用的,因為當時照相放大價錢很貴)。當時畫一張大幅人像畫,大概可以獲得二、三十元的酬勞。二叔把賣畫所得的收入,除了一部分交給祖母補貼家用外,日積月累的積蓄了近一千個銀元。在那時,二叔遵照我祖父的"實業救國"遺訓,考進了浙江甲種工業學校染料科。但是,他雖然在學染繪,卻始終培養不起興趣。“去法國學畫”這個計劃日夜盤桓在他的腦海裡,所以他積極學習法文,准備考法國公費留學生。
(未完待續。歡迎關注下一期《記二叔常書鴻》(節選)之二 )
作者簡介
常嘉皋 1953年生於甘肅省蘭州市,是常書鴻先生和夫人李承仙的小兒子。自小跟隨父母在敦煌莫高窟度過了童年時代。出國前曾在甘肅省科技局、甘肅省科協、甘肅科技報社從事攝影工作。從小耳濡目染讓常嘉皋先生對藝術有了自己想法與見解,1986年自費赴日本留學,進入日本語專門學校學習,1988年考入日本東京設計美術學院,1990年畢業。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常嘉皋先生選擇就職于日本熊澤絲網印刷工藝株式會社,並將常年積累的絲網印刷工藝融入到敦煌壁畫題材藝術品的創作中。退休後正全力以赴,將父母親遺留下的珍貴資料整理發表,繼續完成父母親未盡的事業和未實現的夙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