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鉤沉】吊吊泉郵驛(一)

发布时间:2023/11/16 点击数:

文 / 水中天


敦煌城東有一座山,三峰危峙,故名三危。此山是西王母最初修練的行宮,她每次出遊乘坐一身翠綠的三青鳥,與山頭上老君廟的朵朵祥雲飄浮在碧藍的天空。


山的東面有一座火焰山,火焰山形似熊熊燃燒的火焰,山頭卻常有太上老君的七彩祥雲繚繞,北出口的峽谷中暗藏一股清流,自懸崖而出,懸吊于半山青石腰壁,瀑布飛泄,水流如注,人稱吊吊泉。在這荒漠的山中有清泉湧流,實屬風水寶地,自大漢建元張騫出使西域以來,在山的北面,泉水湧出的山口處以西修築郵驛塢都,名曰: 懸泉置。


吊吊泉郵驛占地百畝,依山傍水,草長鶯飛,建成以後在當時隸屬國營大型邊塞迎賓館。是從京城長安到敦煌行程一千七百多公里,跋山涉水,風餐露宿的八十多座驛站中最西邊的一處驛站,是西域的各國使臣進入大漢王朝的第一站。也是當西域商貿的絲綢之路打通以後,在這裡接待西域各國使臣和來往信件的重要郵驛。


澳門導報


這片被玄泉之水洇濕過的戈壁沙漠,就像被一頁頁翻開的書畫,一層層一圈圈的風沙猶如歷史的年輪,刻記著早已塵封的故事。


東漢初,遠在西域塔里木盆地南邊居住的于闐國國王,帶領他的妃宦和文臣武將、商旅貿易的隊伍,沿阿爾金山北麓,趕著牛、馬、羊群,乘坐駟馬木輪獸皮鋪箱底壺形紅漆轂輪銅飾木軺車。


不知道是春天還是秋天,也不知道走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因為心有大漢,虔誠朝拜。他們浩浩蕩蕩一千四百多人,有身穿獸皮頭戴尖帽騎牛騎羊騎馬的,也有一路赤腳赤膊腰圍粗麻布碎片小跑著追趕羊群的牧童。有彎腰弓背拖拽駱駝運輸帳篷衣物和饢餅水壺的,也有腰懸利劍手握長刀督行的護衛。這可是有據可查的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東來朝拜。所到之處安營紮寨,屠牛宰羊,撿柴燒烤。


澳門導報


他們披星戴月,跳著胡璿舞,尖叫著吼唱當時最流行的牧野民歌。這一千四百多人,穿越羅布泊,走若羌,過大紅山、小紅山,望一勾殘月,看荒蕪四野,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來到了敦煌。


(未完待續 掃描二維碼進入官網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