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散文】春至清明
方華
春至清明,空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淮南子·天文訓》記述:“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古籍《歲時百問》上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祭祖掃墓的日子。風雲變幻,氣象萬千,清明時節,不見得都是雨紛紛的日子,只是懷念先人、思親之情湧於心頭,傷懷憂鬱而已。那一場斷魂之雨,只是永久地下在生者情感的天空裡。從明朝《帝京景物略》上面的一段記載,我們可看出當時的清明況景:“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
南宋高翥《清明》詩作:“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塚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民間俗語:生前孝才是真的孝;死後孝那是假孝心。清明掃墓只是一個祭奠形式,它給了我們一次重溫親情的時機,也讓淚水給心靈一次洗滌。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逝者已矣,生者仍往。四季的輪回一如人生,生生不息。天地清明的大好春光,又正是踏青春遊的好時節。所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即便是身處天堂的先人,恐怕也是滿懷心願地希望後人好好地享受美好的人生春光吧。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走出雨紛紛的斷魂天,原來清明除了思念傷懷,還有芳草碧連天的綠野,還有鶯歌燕舞的景致,還有花遮柳掩的酒肆……其實,清明探春又何須借問酒家,那滿眼滿鼻息的花香,早已是醉了遊履。正是:“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宋人吳惟信在《蘇堤清明即事》中寫道:“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且趁清明大好春光,讓我們在一份親情的懷念中,更加感受美好的風清日明的新生活吧。
編 輯 |李偉強
新媒體 |司瑜
審 校 |肖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