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欣賞】殘荷聽雨

发布时间:2022/11/18 点击数:

方  華


水,平復了躁動,也消減了幾分碧色。一池的秋意,幾枝殘荷點綴其上,像一幅簡約的水墨。


雨,如約而至,帶著一絲涼意,似是給滿湖的秋韻來作詩意的詮釋。冷清的水面、凋敗的荷葉、單調的雨聲,這些蕭殺殘缺的元素和在一起,卻演繹出自然的大美。


於是,在一千幾百年前,一位詩人夜宿駱氏亭,面對殘秋敗荷,聽雨思友,揮筆寫下一首傳世絕句:“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從此,“殘荷聽雨”便成為中國文人的一種精神體驗,成為中國文化裡一個不可或缺的意象。


有殘缺,才顯美的珍貴,如斷臂的維納斯。有殘缺,才是真正的美,如人生。


回到那首詩,我們可以想像詩人當時的情形——修竹環抱,湖水清澄,詩人置身在那清幽雅致的駱氏亭,頗有遠離塵囂之感。詩人一直在思念著遠隔重城的朋友,由於神馳天外竟沒有留意天氣的變化。不知不覺間,小雨淅瀝而下,雨滴點點擊打枯荷,發出錯落有致的聲響。


秋陰荷枯,本給人一種殘敗衰颯之感,卻因了不期而至的雨的敲打,變的充滿生機而別有一番情趣。詩人“聽”到的,已不止是那悽楚的雨聲。枯荷秋雨的清韻,及其蘊含的人生況味,恐常人難解其味。


有人說,“殘荷聽雨”極為悲涼,有一種無奈中掙扎的味道。有人說,“殘荷聽雨”意味著對葉綠花紅憧憬的終結,這種自覺的終結體驗,是一種更加真切的精神體驗。也有人說,“殘荷聽雨”是一種對往事的追憶,這一種殘損氛圍中的回憶,別具溫情。


從李商隱的文字語碼中走出來,在秋雨蕭瑟的日子,尋一處殘荷寫意的池塘,閉上眼,靜靜傾聽著雨打枯荷的聲音。在那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古曲神韻裡品味,不想歲月冷瑟,不思時光蕭殺,一種感悟便在心頭油然而生,原來,殘荷聽雨的況味裡也深藏著安逸平和的人生,這天籟之音,也是最平凡的聲音。


編  輯  |李沁

新媒體 |李偉強

審  校  |肖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