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導報】秋分至,物華濃
管淑平
“暑退秋澄氣轉涼,日光夜色兩均長。銀棉金稻千重秀,丹桂小菊萬徑香。”正如詩句中所描繪的意境,當時序轉到了秋分,物候也迎來了一種濃郁而豐碩的面貌。
作為秋日的第四個節氣,秋分的到來意味著秋天漸漸地走向了深處。古時的人們將秋分成孟秋、仲秋、季秋三個階段,而秋分正處於仲秋,所謂平分秋色如是。根據農曆記載:“斗指己為秋分,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適當秋之半,故名也。”從秋分這天起,北雁開始往南飛,月亮變得圓滿和明亮,更有香風輕度丹桂開,菊黃蟹肥添光彩。
秋分,是氣候由熱轉涼的交界處,也是秋季90天中的平分點。雨潤,露起,風微涼,是秋分時節的一種常態,若清早外出忘了增加衣物,還會經歷一兩場調皮的小感冒。智慧的古人曾將秋分分為了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秋分後,氣溫下降,寒意增生,蟄居的秋蟲開始用泥土封閉自己的洞穴為不久的冬天做準備,此時,雨水開始減少,雷聲消退,河道、溝渠裡的水量有所下降,甚至乾涸。
而在健康與養生中,秋分時節應該以平衡陰陽為根本,使機體達到“陰平陽秘”的狀態。中醫學認為人的生理、心理活動應順應自然界的陰陽變化,以保養陰氣為主,不論是起居、飲食,還是情志、運動、出行等都要順應秋季本身收斂的特點。而在中醫經典古籍《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就曾明確地提醒人們:“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秋季多燥,燥傷肺,秋季的三個月份當中,要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使得氣機沉潛;而早起則是為了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宣發。
秋分時節,物候也從初秋的青澀漸漸地走向了濃郁和豐碩。在秋分,你能真正領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境;在秋分,你能品味到“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的中秋月色之美;在秋分,你能實實在在地體會“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的美妙秋之韻味。
秋分時的秋天,平分秋色,也獨具秋色。
作者簡介
管淑平,男,大學在校學生,文學愛好者,山東省泰安市作家協會會員。曾經在《人民日報海外版》《新教育》《思維與智慧》等報紙與雜誌發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