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鉤沉】滿門忠烈寫春秋 —湖湘人物陳炳煥家族的紅色基因 (連載八)
(連載八)
(文 / 陳文革)
赳赳勇士,開闢救國新途(1)
1928年,毛澤東在井岡山寫下豪邁詩詞《西江月•井岡山》:“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導敵軍宵遁。”在前線指揮黃洋界保衛戰的就是馳騁井岡山的驍將——時任紅4軍第31團副團長兼第1營營長陳毅安,他率領不足1個營的兵力,戰勝了10倍以上的敵人,保衛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陳毅安(1905—1930),陳炳煥侄子。
在伯父陳炳煥及堂兄陳嘉祐(陳毅安稱其為芳二兄)等人的影響和幫助下,陳毅安不斷追求進步,走上了一條救國救民的嶄新道路 —為實現共產主義奮鬥終身。1951年,毛澤東主席親筆簽發了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陳毅安烈士的證書為第九號,由此他也被稱作共和國第九烈士。1958年,彭德懷為陳毅安題詞:“生為人民生的偉大,死於革命死得光榮!”
1905年1月12日,陳毅安出生於神塘灣,其父鐘崑(字蓀青,又字炳衡)以耕讀傳家,以教書為業。陳毅安二伯父鐘嶽27歲時去世,沒有兒子,故陳毅安過繼給二伯母曾氏為子。陳毅安早年就讀於本地金山廟小學、長沙縣書堂山第一高級小學。
當時陳炳煥及幾個兒子都已在長沙城工作,他們對陳毅安兄弟的成長非常關心。陳炳煥去世後,陳嘉祐在照顧和培養6個年幼弟妹的同時,也非常關照堂弟們。1922年,陳嘉祐幫助弟弟陳嘉俊和堂弟陳毅安考入湖南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並負擔他們的所需費用。
9月12日,陳毅安在寫給戀人李志強(1929年10月結為夫妻)信中說:“本期學繕等費,皆絲毫不與,現在入校之資,皆出自吾兄。噫!若無我兄之援助,我之前途,何以堪也?言至此,不覺淚下!”陳毅安對堂兄陳嘉祐無微不至的關懷感激不已。
11月15日,陳毅安在致李志強信中寫道:“我家伯叔兄長等,為湘陰之先覺,都負有改造社會國家之責任。我雖幼稚,已受充分家庭教育矣!”其中,“伯”指陳炳煥,“叔”指陳季藩,“兄長”為陳嘉會、陳嘉祐等。這說明陳毅安已經充分接受了革命家庭的良好教育和薰陶,此信特以“嘉毅”為名落款,表示陳毅安已經將自已與陳嘉祐等兄弟視為這個家庭的重要一員。
這一年,他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閱讀了大量進步書刊,對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革命產生了新的認識。
陳毅安和陳嘉俊同學三年,兩人關係非常親密。陳毅安經常帶著陳嘉俊和社會主義青年團員們從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動。因為學校距離毛澤東居住地清水塘很近,陳毅安等進步青年經常去聆聽毛澤東講授共產主義道理。陳毅安得到毛澤東特別關心和培養,於1924年加入共產黨。
國共合作時期,陳嘉祐在廣東國民革命軍第2軍譚延闓部任教導師師長,他是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的忠實執行者。1926年1月,在陳嘉祐的幫助下,陳毅安考入了黃埔軍校第四期,先後在炮科和經理科學習。
4月5日,陳毅安寫信給李志強:“昨天星期日,我到廣州市,寄了一封信給你,並且還買了許多書,就是現在寄給你的。我當學生時代,當然沒有許多錢。這些買書的錢,都是在粵的兄弟給我做零用的。”
4月14日,他在信中告訴李志強:“現在我進了學校,老實不客氣已對你不起了,也已經同別人又發生戀愛了,這個人不是我一個人喜歡同他戀愛,世界上的人恐怕沒有人不鍾情於他。這個人是世界上的怪物,也是帝國主義的敵人,就是三民主義,列寧主義。你若明瞭他的意義,恐怕你也要同他戀愛。若是你真能同他戀愛,就是我同你戀愛的真精神。”
通過在黃埔軍校的系統學習,陳毅安更加堅定了對新三民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仰。
(未完待續)
作者簡介:
陳文革,男,湖南湘陰人,湖南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第三屆“岳陽名師”,全國第三批正高級教師,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湖湘文化研究會會員,左宗棠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駱秉章研究會顧問。曾在多家文化及學術刊物上發表文學作品與學術論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