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導報】王煥青:個人的美術史——關於個人解放的奮鬥(下)
(下)
文/圖:王煥青
編者按:
油畫美術家王煥青是上世紀“85美術思潮”這次對中國影響深遠的藝術運動中具有代表性的畫家之一。在民族精神的現代性這個逼切的時代課題上,他的作品是迄今我們可以追索到魯迅的全部內涵和意義,並在這個起點上負隅前行的藝術界唯一考察对象。以個人性的精神賦型為藝術使命,去涵泳人類和宇宙精神的全部理想光輝,是歐洲現代主義藝術運動最偉大的閃光點,也是中國傳統文化進入現代時空無法回避的缺位。王煥青的創作,緊貼時代的腳印,全方位進行嚴肅和艱辛的努力和提煉,可以說在各種藝術形式和風格上已經美侖美煥,蔚為大觀,但確也體現了深刻的時代悲劇性。縱觀他近四十年來的藝術道路,他一個藝術家的精神史,也代表了當代中國追求現代性一代人的精神奮鬥史,本報對王煥青這一藝術品格致以崇高的敬意。
聖物崇拜—降落傘的文化隱喻
外在世界是深刻影響我們的客體,我們越開放,它的影響力就越大。為了維持能夠把握世界的幻覺,人一面是把世界封閉起來,把它理解成有形有邊際的事物,借此來強調自己精神的包容性,西方美術便是如此;另一面是把自身關閉,讓外界的影響保持在最低限度,以此來實現人與世界的和諧互動,中國古代的繪畫就是這樣。關閉自己的前提是你已經通曉浸潤其中的文化,隨後是不斷地反芻、消化和昇華,所以好的古代繪畫是文化結晶。
我小時候不喜歡中國畫,覺得全是陳詞濫調。原因有兩個,一是我對傳統文化知之甚少又充滿偏見;二是這種美術沒有健康地活下來,至少它沒在現代文化土壤裡真實的生長,我看到的不是塑料花就是病態的盆景。油畫多好,它不斷推進人對精神和物質兩個世界的認識,善於隨著人心不斷演化。每個流派都是一種學說,每種學說都向我們陳述了不同的心靈場景。你看得出來,在我這兒,西方美術已經上升為藝術迷信。它像一個漫長而優美的夢境。在這個夢裡,一大堆和它遙相呼應的藝術形式花團錦簇地顯示著人的生動和深刻。音樂、戲劇、文學、電影等等構成了值得我嚮往也試圖複製的精神生活。油畫已經把我塑造成不中不西非驢非馬淩空蹈虛的國際主義鄉巴佬。
其實,我不必坦率地承認自己是被西方文藝完全佔領的人,但我必須進一步說明:不求甚解的陋習導致我對文藝停留在不甚了了的程度,這就造成了我像徘徊在夢中,除了能感受到某種氛圍,大腦並沒有啟動思考機制。我個人的美術史說著像是關於個人解放的奮鬥,事實上卻未必不是對被宰製的迷戀。
前幾天聽到一位朋友講到一件二十多年前的往事,簡直就是一種文化隱喻。20世紀80年代初期我去西藏文部的當若雍措,那兒屬於藏北無人區,有一座苯教寺院——王兵是這樣講的:遠近的人們都知道裡邊兒供著一件稀世聖物,傳說是專為福佑這裡才從天而降的。幾經周折,寺院的住持把我帶進供奉聖物的廳堂,友善地示意我可以近前去禮拜。幽深昏暗的神堂裡,搖曳的酥油燈下,我見到了它!我感到一陣難以言傳的激動,向前走的時候甚至能聽到自己身上簌簌的汗毛豎立的聲音。它類似哈達的顏色,是一種綿密的織物、四周帶有索孔,還有尼龍繩••••••我的媽呀,這不是降落傘嗎?
王兵總結道:你知道麼,苯教是西藏的原始宗教,哪怕碰見一塊石頭,只要覺得和神有關,他們就會膜拜。那裡的人從來不知道降落傘,估計是某種氣象探測用的設備從天上飄下來,立刻被供了起來。
我和油畫的關係有點像王兵的故事。我看到了西洋繪畫破碎的影子,就按自己的理解把它神秘化,學習變成膜拜的過程。如果你允許我把這個故事的象徵性放大到全國,豈止是西方油畫,也包括絕大部分的西方文化,在我們這兒就是文部寺裡神聖的降落傘。
無窮的宰製之三(局部)
布面油彩+丙烯
2011-2014年
一千年亞洲
布面油彩+丙烯
1350mm×2000mm
2010-2015年
不斷失去故鄉的人
我是個不斷失去故鄉的人,是個不斷失去親情和友情沒有歸屬感的人。我的戶口從莫力達瓦旗遷到得耳布林,從得耳布林遷到衡水,從衡水城裡遷到衡水農村、從農村遷到宣化,從宣化遷回衡水,從衡水到石家莊,從石家莊到北京。每一次遷移,都是感情的割裂。和從前的難以為繼,和眼前的不知如何開始。在任何地方我總是外地人、局外人。
這種精神上的流離失所,也是我與當代文化的鏡像。只是彼此的關係恰好反轉過來,不是我離開它,而是它經常猝不及防地出走,故意把我丟在被它廢棄的地方。它總是另建場景,重定規則,像是有意排斥我。它那麼愛另起爐灶,叫我對自然而然地融進源遠流長的文化不抱幻想。“文革”前我在一個世界,“文革”中我在另一個世界;改革之初我在一個世界,如今我在另一個世界。這幾個世界的差異之大,你應該有更深刻的感受。文化是綜合的思想情境,它得有一定的穩定性和傳承性,人們才好借助它變成有文化的人。而我被變幻無定的文化巧妙地剝奪了成為文化人的機會。它老是改弦易轍,連方位都已經喪失,方向就更無從談起了。這種局面造成了我的另一重困境:我和自己的文化母體失去了聯繫,連精神的故鄉也找不到了。你知道真正可怕的後果嗎?它讓我們變成在玻璃上亂撞的蒼蠅!這種上下左右的翻飛,只能叫盲目的飛舞而不是有目標的飛翔。文化空間和心靈場景並不由於我們積極的忙碌而更加開闊。相反,會基於持久的膚淺經驗,得出空間不可貫穿的結論。
這種文化狀態導致人的精神無所依託,我已經沒資格討論精神的迷失和歸宿問題,我曾嘗試找到存放精神秘笈的那個抽屜,你能想像嗎,它居然不翼而飛了!
“全球化”的大趨勢海嘯般填平了所有海拔高度造成的文化差異。鄉村和城市,東方和西方、大人和小孩兒,男人和女人,好人和壞人,想的和做的都是一回事。他們受的是同一種教育、使用同一種科技,運用同一種方法,期望達到的是同一個目的。區域化的文化源泉消失了,由不同源泉所構成的文化河流變成文化湖泊。由文化流域顯示的文明特色混淆成單一色調。在這個趨勢中,體育比賽不僅是對戰爭的隱喻,也是國家間、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比喻,世界只是成功和失敗兩種人變換隊形的操場。人的所有才智、所有的心血、所有夢想都將由比賽的結果來衡量。和它遙相呼應的墮落的文化也緊鑼密鼓地敲打著,正把人心惶惶“打造”成人心所向。顯然,一個陌生的時代已經從天而降,但安放人心的文化還沒成型、很多人都惴惴不安地不知道該把心放在哪裡。
如果我們樂觀地觀察這種戲劇化場面:過去就敗壞的東西正在加速腐爛,曾持久維護人性的精神也在轉世還魂。在新舊之交,人對自身的捍衛逐步上升為生活的法則,和這種法則相適應的文化日漸增加。在單調的世界裡,在通用的科技界面上,以新奇為標誌的科技視覺將與發自性靈的、原始而簡括的藝術手段構成新的文化張力。在這種爭逐中,藝術發明正層出不窮。但是,越是這樣,繪畫就更需要從零開始而不是延續某種固有的習慣。本能地從新的可能性出發,讓心靈而不是習俗成為源泉。這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十分困難的事情。因為從眼下的美術現狀來看,很多畫家的人性根據地已經失守了。
人性的根據地是我們心裡一百個抽屜之中的一個,裡面裝了一本用我們故鄉的語言寫成的書。即使你在世界的任何地方,無論你身處何種文化,對它的重溫都會讓你看清自己的方位和方向。它是我們精神的基因符碼。但是,不是聳人聽聞,這個東西有可能消失,裡面的內容也有可能被駭客篡改,甚至——嗯,給你留下一片空白。
沉睡——紀念我的父親
綜合材料
1500mm×2500mm
2010-2013年
故鄉的深度隱私
綜合材料
1650mm×2000mm
2011-2015年
我們該如何成為自己的源泉
從一開始,人類就迫切需要把某種觀念轉化成具有感染力的形式——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藝術。所以,藝術的各種形式被創造出來,服務于生存之後的有所寄託、有所紓解和有所嚮往。這就註定了藝術的宿命,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時代的人會讓它具有不同屬性,粗略看上去像是彼此矛盾,細想起來,它一定符合那個特定時代的精神質地。
在藝術譜系當中,原創性經常顯現為核心價值,它讓文化保持了澎湃的勢能,讓文明具有特殊的光焰。因此,它也可以被理解成藝術的源泉。源泉可能發生在生活裡的任何地方、任何人群。如果你有條件接觸到,如果你能識別這種美,如果你再有能力讓它發揚光大,像王洛賓當年在新疆那樣,你怎麼可能不是傑出的藝術家呢?此外,可能比這更重要的是,我們該如何成為自己的源泉。
中國油畫家群體至少已經到了這個階段:能夠承認西方美術史不是我們的源泉。不管寫得多好的美術史都僅僅是一本啟示錄。在好的美術史裡我們能看到好的藝術家如何發育成他思想的主人而不是別人思想的奴僕。能看到他們的思想如何長出特定的藝術形式。當我們被某個藝術家的作品打動,應該也能一併領略他對世界的洞察,並且有樂趣、有能力分享那些思想的力量。唯其如此,我們才可能逐步從技術模仿、方法的臨習進入到方法論的研究,轉而對自己提出等量齊觀的要求,讓卓越的洞見自然而然地從心裡發源。
源泉性的美術是對現實世界的反思和啟示,是隱藏在新鮮生活後面未經識別和定義的事物,它期待與之匹配的感受力和知識系統。歷史地看,從來都是敏感而富於創造力的藝術家用才智照亮常人不能看見的盲區,指出常人雖能看見但不能識別的規律,他教會我們用某種觀念領略原先不能理解的東西。他深刻地影響著有覺悟的追隨者,這些追隨者放大了這種美術觀直至滲透到社會的神經末梢。
以上内容遴选自《前世的野草——王焕青油画作品集》(江西美术出版社 2015年6月)艺术家王焕青图注自白,及所收录王焕青文章《发疯的咸鱼——纪念那些远去的和近在身边的……》、《作为思想与技术的化合之物——关于第二届中国油画双年展》、(原载于“第二届中国油画双年展”画册和《油画艺术》2014年创刊号)等。
(编辑:贾谬)
費正與多色背景
布面油彩
1000mm×820mm
1996年
小魏
手工宣紙+綜合材料
1100mm×820mm
2009年
我
布面油彩
460mm×385mm
2002年
編輯:李偉強
審核校對:肖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