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導報 ・ 專題】星鏈衛星兩次危險接近中國空間站如何避免空間衝突?(四)

发布时间:2022/08/05 点击数:

(四)


撰文 | 張志會(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所副研究員)

來源:《返樸》(微信ID:fanpu2019)


前言:

2022年6月1日,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所副研究員張志會受邀在國際知名政策研究平臺東亞論壇(East Asia Forum)發表題為 “Avoiding a collision course over space privilege ”(《避免空間許可權衝突》)的英文評論文章,對2021年美國“星鏈”衛星兩次險些撞上中國空間站的事件進行了評論。作者指出,在人類共有的太空軌道上,各方都應遵守“交通規則”,避免在太空中橫衝直撞。加強信息公開和風險管理,增強各方在太空安全方面的合作,符合中美兩國乃至全人類在太空中的共同長遠利益。 


(續上期)

從結果上看,最新的“星鏈”事件將進一步增強中國的太空防禦意識,這可能引發北京和華盛頓之間爭奪近地軌道資源的太空競賽。在過去幾年中,中國一直在嘗試將早期的“行雲”、“虹雲”、“鴻雁”等衛星星座計劃共約600顆衛星,整合到一個國有衛星通信網絡中。雖然從現有規模來看,中國的衛星星座計劃的規模還遠遠小於星鏈計劃,但是,中國自然也不會甘心日後受制於人而不預先採取任何應對措施,更毋寧說極其重要的近地軌道資源。中國更多的民營企業的競爭力正顯著提升,華為公司已提出了自己的衛星組網計劃,深藍公司在火箭回收技術上取得了突破,這些都將大大降低中國近地軌道上部署衛星的成本,並提高了佈局速度。中國2022年再次明確提出要建設天地一體的信息基礎設施,以整合現有的空間資產、移動網絡和未來的電信。


面對國際上對近地軌道資源的激烈競爭,需要採取明確的制度措施,確保中國、美國和私人利益相關者能夠合作實現空間安全:


各國應加強對全球低地球軌道資源的管理。應設立一個專門的聯合國機構,以修訂空間資源“先到先得”原則。還應部分限制企業和機構通過無限制地發射大規模衛星,對近地軌道資源進行任意佔領。應對威脅宇航員安全的公司企業和負責人列入譴責名單,並規定適當的經濟制裁。


私人空間公司有義務維護“空間秩序”。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於2022年2月表達了其對SpaceX提案的擔憂,例如大量發射衛星可能增加星鏈衛星與其他太空物體之相撞的概率,也可能干擾到其他衛星和地面科學,但SpaceX卻沒有採取任何措施來改善星鏈衛星的自動避碰機制,以及其他相關的可持續性的安全措施。對此,各國應加強共同風險管理戰略甚至國際性管制措施,保持航天設施的穩定運行,以督促和迫使私營航天公司避免這些事件,重塑中美航天競爭格局。


空間各方利益相關方應制定外太空國際合作準則。這些普遍準則應提及一套操作說明,闡明一國航天器在接近另一國航天器時的義務,包括及時預測碰撞風險、披露必要信息和與其他空間機構積極溝通。


太空探索是一項高風險的技術挑戰,美國遵守這些規則將有助於促進中美在空間安全領域的合作。在共同空間軌道上,各方應遵守“交通規則”,避免在太空中橫衝直撞。加強信息公開和風險管理,盡力增強各方合作,不僅符合中美兩個太空大國,也符合全人類的共同長遠利益。


注:全文完。掃描二維碼進入官網閱讀完整內容,瀏覽張志會教授受邀在國際知名政策研究平臺東亞論壇(East Asia Forum)發表的題為 “Avoiding a collision course over space privilege ”(《避免空間許可權衝突》)的英文評論文章原文。


新媒體編輯:李偉強

審核校對:肖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