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回歸日專欄】詩 意 澳 門 (十三)
(十三)
作者:張 春
第七章 詩意澳門,它呈現在蓮花觀音的兀立靜默裡①
雨過看樹色,海靜聽潮聲。
在澳門的都市文化中,還有一塊散發永久藝術氣息的園地——戶外雕塑,也就是巧妙地將雕塑藝術融入城市,打造出令人回味悠長的城市公共藝術空間。
如果說建築是城市的骨架,那麼,雕塑就是城市的靈魂。它們以東方文化精神為基礎,兼具西方多元文化色彩的共融文化,展示著澳門美的獨一無二,又如同我們史書上的插圖,記載了不同時代的歷史和文明。
澳門早期的具有較重殖民主義色彩的城市雕塑,都已先後運回葡萄牙。到了八十年代出現了首座大型的戶外浮雕,由葡萄牙女藝術家設計,1985年落成,象徵中葡文化水乳交融。澳門政府為紀念中葡友好,決定從1993年開始,每年興建一座或多座標誌中葡友好的紀念碑和戶外雕塑,如融和門、蓮花雕塑、擁抱、男女與狗、乘風展翅、東方明珠、永遠的握手、媽祖石雕像和觀音蓮花苑等等。尤其是在1999年澳門回歸祖國之時,藝術家梁晚年先生創作的19.99米世界最高的漢白玉媽祖像矗立在澳門迭石塘山頂,成為澳門的新地標,其通過豐富的想像和對雕刻技法的靈活運用,展現了一個時代的藝術創作水準,更讓人切身體會到工匠精神的可貴。
其實,澳門的雕塑藝術在四百多年前就有了。當時,澳門是一個落後的小漁村,捕漁是經濟支柱。為了方便漁民在漁船上拜祭祖先,以保平安,神像雕刻行業便應運而生,當時俗稱“公仔鋪”神像店成行成市,盛極一時。經過逾四百年的時代變遷,澳門的神像雕刻業日漸式微,但在2017年7月24日,澳門神像雕刻被列為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代表性傳承人曾德衡認為,申遺成功讓澳門人通過來自世界的肯定提升了文化自我認同,大大增強了文化歸屬感。
澳門的城市雕塑,將歷史的符號融入時代的內涵,讓“內在心靈性的東西顯現出永恆本質上的獨立自足”(皮格馬利翁)的生命意蘊,是設計者和雕塑的上乘境界,而對於觀賞者來說,那就是“信不信由你”。比如,在物欲橫流,人心浮躁的今天,面對“觀音像”,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撫平心靈,安心工作,靜心生活,耐心應對各種挑戰和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