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專欄】我的“四矿”情结(五)

发布时间:2020/07/29 点击数:

(全國政協原秘書長、原地質礦產部部長 朱訓)


(五)

       “四礦”問題是世紀之交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呈現的一個突出問題,也是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問題。“四礦”指的是礦業、礦山、礦工、礦城,它是與當時提出的“三農”問題有類似、但又有一定區別的社會經濟宏觀問題。


(續上期)

        各地礦業城市按照“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工則工、宜游則遊”的原則,努力探索發展替代產業,實現經濟轉型。江蘇徐州有130年釆煤歷史,資源基本枯竭,他們大力開展塌陷地治理、土地複墾,重構山水城巿骨架。經過近20年的奮鬥,生態修復率達到82.4%,整治塌陷地9萬畝,複墾土地4.48萬畝,新增耕地3.5萬畝。同時,他們還開發濕地景觀,打造5A級風景名勝區,又對20萬戶棚戶區進行改造,目前已成為“一城青山半城湖”的新徐州,喜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放眼望去,遼寧撫順潛心發展石化、精細化工、特鋼等多元產業,其中高性能纖維材料成為全國規模最大、效益最好的產業,一躍為國家級精細化工產業化基地。湖北黃石,引進技術、資本,建成全國最大的特鋼、鋼管和模具鋼基地。河南焦作,退礦發展旅遊,打造名勝雲臺山,現已進入成熟期,旅遊收入超過少林寺。寧夏石嘴山,通過矸石山改造、沙湖治理,建設“塞上江南”,文旅產業蓬勃興起。安徽淮北,將煤炭塌陷地改造治理,旱地種植,水田養魚,部分土地指標置換,發展新業態。

   

        從這些礦業城市經濟轉型的可喜變化看全國,據有關方面統計,資源枯竭型城市和地區生產總值由轉型前低於全國平均年增速,到轉型後高於全國平均增速1.4個百分點;主導資源的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較10年前下降一半;結構由“一業獨大”到“多元支撐”,並實現了三個“基本”——基本解決了歷史遺留的困難群體的就業問題;基本解決了礦工居住危房的安全問題;基本解決了礦業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問題。


       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四礦”問題和“三農”問題一樣並沒有絕跡,在某些地區、某種時段還會表現出來,尤其是礦業的科學定位尚未得到根本解決,一些轉型艱難的礦業城市、礦山企業,它們生於壯烈中,活於奉獻中,到老了需要再著力幫一把。當前,全球礦業進入下行調整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入深水區,有些礦區老問題剛解決新問題又出現,因此還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我們要發揚釘釘子精神,持續克難。我們相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四礦”問題一定會得到根本解決。(全文完)


我的“四矿”情结(一)

我的“四矿”情结(二)

我的“四矿”情结(三)

我的“四矿”情结(四)

我的“四矿”情结(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