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黃以明縱談中國書法創作經驗(之七)

澳門導報官網澳門導報 发布时间:2020/01/03 点击数:

(瀏覽往期內容請參閱本報網站:www.am-zm.com 史藝國風欄目)

莊子:想像中的天堂

對整體(道)的、對天堂之象的追尋,是前仆後繼,一代一代的。

比如莊子,搞藝術的人常常從莊子在放浪中得到藝術感覺的方式來尋找象。大象無形,平時看不到,喝醉酒能不能看到它?顛狂起來能不能看到它?這樣去追尋這個大象。莊子的逍遙篇,秋水,知北遊,都是在講大象是什麼樣的,有時候說“象”是鯤鵬。這個對後人影響很大。毛澤東的詩句“鯤鵬展翅九萬里”,就是從莊子這裡來的。可是,我們始終感到莊子談的這個東西,有點像吹牛。所謂吹牛就是我們沒有結結實實地感覺到這個道、這個“象”。我們感到它是真的,要靠視覺、聽覺、觸覺、味覺這些東西說服我們自己,讓我們感到我們跟道一體了。莊子沒有實現這個東西。

陶淵明:天堂的體驗

最成功地把天堂之象表現出來的,是陶淵明。他的兩句詩“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用人的意“悠然”,會到了宇宙的象“南山”。本書第一章講到過“無”字,“無”事實上就是但丁說的人到窮途末路的時候,能看見整體。陶淵明發明了另一種看見了整體的方法,這就是“悠然”。

陶淵明這個發現更了不起,因為普通人誰不喜歡“悠然”,沒有幾個人喜歡窮途末路的,除了個別偉大的人物。這樣,陶淵明就把道的體驗和象的發現進入了普通人的日常體驗,這是非常了不起的精神事件。可以說,人類至今是獨一無二的。西方的中產階級的精神突破不了,一有錢就爛掉了,就不知道怎麼活,應該讓我們陶淵明去教教他。

這樣,人類藝術史就有兩個聯繫本體的根本規律了,一、就是人在窮途末路到頭的時候可以看到整體;二是人在“悠然”的時候也可以看到整體。人做自己最想做的事,做好了,你不經意的、偶然的那一瞬間,如果能記錄下來,這就是偉大的作品,就是上帝,就是天堂。不過,不勞動、不體驗什麼都白搭。沒有體驗,不修行,通過思辨認知的整體,就像在地圖上找到了天堂,卻根本沒有到過。書法是體驗的,是一種修行的法門。

(未完续待)

【專家談】黃以明縱談中國書法創作經驗(之一)

【專家談】黃以明縱談中國書法創作經驗(之二)

【專家談】黃以明縱談中國書法創作經驗(之三)

【專家談】黃以明縱談中國書法創作經驗(之四/1)

【專家談】黃以明縱談中國書法創作經驗(之四/2)

【專家談】黃以明縱談中國書法創作經驗(之五)

【專家談】黃以明縱談中國書法創作經驗(之六)

【專家談】黃以明縱談中國書法創作經驗(之七)

【專家談】黃以明縱談中國書法創作經驗(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