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導報】澳门世界遗产文物点一览
澳門歷史城區是一片以澳門舊城區為核心的歷史街區,其間以相鄰的廣場和街道連接而成,包括二十二座建築及八個廣場前地。
【聖老楞佐教堂】簡介
根據第31/2018號行政法規,聖老楞佐教堂屬於「聖老楞佐堂及前地(風順堂)」。
聖老楞佐教堂創建於十六世紀中葉,是澳門三大古教堂之一。教堂後來幾經重建,目前的規模形成於一八四六年。華人稱之為“風信堂”,又以粵語諧音稱為“風順堂”,有祈求“風調雨順”之意。《澳門記略》載:“西南則有風信廟,蕃舶既出,室人日跂其歸,祈風信於此。”在以風力為動力的帆船時代,遠洋航行是非常危險的,往日葡萄牙人出海,都視風信而定行止。清朝龔翔麟在《珠江奉使記》中對葡人的祈風之舉有詳盡的描述:“蕃舶之出以冬月,冬月多北風;其來以四五月,多南風。既出,則澳中黑白鬼一空。計期當返,則婦孺遶屋號籲,以祈南風,亦輒有驗者。其舵工素與海習,雖卒遇颶母浮椒,亦萬不一失雲。”
文德泉神父認為教堂創建於一五五八至一五六零年間,由耶穌會士建在葡人定居點的小山上,最初是一座木製的小教堂。學術界通常的看法是教堂建於一五六九年以前,第一次在一六一八年重修。方豪神父在《中西交通史》中指出:“此堂創建之確實年代,雖不可知,惟萬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第一次重修則有現存之聖母七苦祭台下之石刻可稽。是其興建必先於此年也。”一六一八年重修之後的教堂巍峨壯麗,美輪美奐。一八四四年,教堂改建,兩年後竣工,形成今天的教堂規模。一九五四年,高德華神父(Costa Vaz) 再次籌措資金裝修教堂內部。最近一次的教堂維修為二零零二年四月三十日,由政府出資。
教堂所在的地區,昔日是高尚住宅區,所以教堂建築也顯得美侖美奐,華麗巍峨。時至今日,教堂仍然聳立於高臺之上,周圍綠樹環繞,清幽怡人。堂側花園內現存一座石十字架,底座刻著“INRI 1627 e 1811”字樣,可證其歷史悠久。
【建築描述】
沿石級而上,進入教堂“領地”,花草叢中就是聖老楞佐教堂。教堂雖然沿街,但是經過台階的過渡,已使朝拜者漸漸收起凡俗之心,升起虔誠之意。花木隔絕塵世的喧囂使置身於繁華鬧市區的教堂格外清靜。
教堂為一層建築,入口部分有夾層,鐘樓為三層。教堂平面是拉丁十字,中間是跨度為十五米的中廳,無柱廊阻隔,覆蓋木製拱頂,從天花之上垂下數個華麗的枝型大吊燈,這是聖老楞佐教堂引以為傲的裝飾。與澳門其他教堂一樣,兩旁設置多個小祭壇供奉天主教聖徒。端部的主祭壇和兩臂的小禮拜室都是半圓形的空間,覆蓋用鋼筋混凝土製成的筒拱。主祭壇以彩色玻璃窗為背景,以密集的科林新壁柱做裝飾,幽暗的光線使聖老楞佐堂沉浸在神秘的氛圍中,預示非凡的力量。教堂色彩處理採用對比關係,藍色的頂棚,黃色的牆面,簷部線腳用白色勾勒,局部點綴醒目的金黃色。彩色玻璃窗既有描繪聖經題材的複雜圖案,又有簡潔明快的現代造型,這是教堂裝飾的亮點。牆面以壁柱劃分,以簷部貫通。拱頂與牆面交界處設置圓形洞口,起到自然採光和通風的作用。立面上的山花總高約十八米,兩個鐘樓高約二十一米,對稱佈置,中間山花層疊,因入口之上唱詩席屋頂低於教堂中廳,教堂外觀的特徵是在歐洲古典式的基礎上帶有巴羅克風格。外牆以黃色粉刷。屋頂為坡屋頂,瓦屋面。主體為磚結構,夾層用鋼筋混凝土結構。